①过于。~长。
②极端,最。~甚。~平。
③高,大。~空。~学。
④很。不~好。
⑤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老伯。~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形容词
1.指事。古作“大”,后语音分化,在“大”字下添加符号,成指事字。本义:过于。
2.极大。古作“大”,也作“泰”。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
the greatest; the highest; maximal;
太,大也。 —— 《广雅·释诂一》段曰:“后世还言,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太亦大也。 —— 《白虎通·五行》易有太极。 —— 《易·系辞》。注:“大极者。”王入太室裸。 —— 《书·洛诰》太上贵德。 —— 《礼记·曲礼》饮而不损兹曰太。 —— 《后汉书·樊准传》
太虚幻境(天上虚幻的境界);太清(天空);太乙(古代形成天地万物的元气);太极(指整个世界的总和);太原;太侈(骄泰奢侈);太无(空旷虚无之境)
3.身分最高或辈数更高的。
the more or most senior;
太史。 —— 《汉书·光武纪》。注:“史官之长也。”
太夫人;太老师;太老伯;太老爷;太母(祖母);太后(帝王的母亲);太翁(曾祖父)
4.大的,广大的。
great;
太牢。 —— 《左传·桓公六年》。疏:“牢之大者。”
太仓(京城里贮粮的大仓库);太息(亦作“大息”。长长的叹息)
5.古代记数有所超过称“太”。
greater;
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 —— 《史记》
6.安宁的,秩序正常的。也作“泰”。
peaceful;
不乱离,不知太平之难。 —— 魏源《默觚上》
7.亨通;顺利。
smooth;
命险太甚靡常,道离隆而匪易。 —— 陆云《九愍》
8.与古代皇家、官家有关的 。
about emperor and official;
太尊(明清时对府的长官知府的尊称);太府(原为官名,亦指掌管库藏财物的官府);太常卿(汉景帝中元六年改秦奉常为太常,为九卿之一,司礼乐郊庙社稷事宜。历代相沿,清末始废)
名词
◎通“台”。泰阶,星名,即三台。又比喻三公 。
one of three stars in Ursa Major; one of the three highest dignitaries of state;
是以玉衡正而太阶平也。——《汉书·扬雄传下》惜乎不登太阶,以尹天下。——孔融《张俭碑》抚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曹植《杂诗六》
副词
1.过于;过分。
too;
太区区。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言其太隘。 ——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畏之太甚。 —— 宋· 苏轼《教战守》
2.又。
养之太过。
太半(大半,过半);太甚(太过);会议不要开得太长;屋里太闷热了,你出去凉凉吧;我对这个问题太没有认识了;他们待我太好了;这个问题确实是太重要了
副
1.过甚。
太多、太热、太客气了!
2.形容程度极高(多用于肯定)。
太伟大了!、太精细了!
3.很(多用于否定)。
不太好、不太妙。
形
1.极、最。
太古、太始。
2.高或大。
太学、太空。
3.身分、辈分最高或更高的。
太老伯、太老师、太夫人。
名
◎称谓:(1) 用以尊称辈分极高的长辈。
祖太、阿太。(2) 参见太太条。
1.极;最。
太古、太始。
2.高;大。
太学、太空。
3.表示程度深:
4.(1)表示程度高(用于积极方面)。
太好了、太棒了、太伟大了。
5.(2)表示程度过了头。
太大、太热、太陈旧了、太朴素了。
6.(3)用在“不”后,减轻否定语气。
不太好、不太妙、不太清楚。
7.表示尊长中辈分高出一两辈或身分更高的。
太老师、太夫人、太祖、阿太。
8.姓。
卷别 :正文・丑集下 部首:大部
武英殿刻本: 第588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248頁,第10字
標點整理本: 第184頁,第1字
音《集韻》:他蓋切,音汰 —— 與大、泰𡘋同。《說文》:滑也,一曰大也、通也。〇【按】經史太字俱作大,如大極、大初、大素、大室、大𤣥、大廟、大學及官名大師、大宰之類;又作泰,如泰卦、泰壇、泰誓、泰春、泰夏、泰秋、泰冬之類。范氏撰《後漢書》,父名泰,避家諱,改从太。毛氏《韻增》㊟〔毛氏《韻增》應為《增韻》倒置〕:經史古太字無點,後人加點以別小大之大,非」,《字彙》引之,失考。
义又,姓。文王四友太顚之後。見《統譜》。
音又,叶力至切,音利。歐陽修〈祭龍文〉:宜安爾居,靜以養智;冬雪春雨,其多已太。
音又,《集韻》:他達切,音獺 —— 太末,漢縣名,在會稽西南。
义亦作太㊟〔冭〕。
〔太〕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下,康熙部首是大部。
〔太〕字拼音是tài,独体字,可拆字为大、丶,五行属火。
〔太〕字造字法是指事。古作“大”,后语音分化,在“大”字下添加符号,成指事字。本义是过于。
〔太〕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tài] ⑴ 过于⑵ 极端,最⑶ 高,大⑷ 很⑸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他蓋切、他達切頁碼第375頁,第23字續丁孫
異體泰
滑也。从𠬞从水,大聲。
鉉注臣鉉等曰:本音他達切。今《左氏傳》作汏輔,非是。
古文泰。
附注《說文新證》:「楚簡『太』字,係从『大』字分化,而於大字右上打一斜筆以為分化符號,且因『大』字以為聲。」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他蓋反頁碼第918頁,第7行,第2字述
滑也。從𠬞、水,大聲。
反切………頁碼第918頁,第7行,第3字述
古文泰如此。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他葢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258頁,第1字許惟賢第982頁,第6字
滑也。
段注此以曡韵爲訓。字从𠬞水。水在手中。下澑甚利也。與《辵部》達字義近。皆他達切。《周易・泰》,通也。否,塞也。《左傳》汏輈及鼓跗著于丁寧,汏輈以貫笠轂。皆滑之意也。滑則寛裕自如。故引伸爲縱泰。如《論語》泰而不驕是也。又引伸爲泰侈。如《左傳》之汏侈,《西京賦》之心奓體泰是也。汏卽泰之隸省。隸變而與淅米之汏同形。作汰者誤字。
从𠬞水。
段注會意。
大聲。
段注他葢切。十五部。按隸作泰。字形字音字義皆與古絶異。
夳,古文泰如此。
段注按當作夳。从仌,取滑之意也。从大聲。轉寫恐失其眞矣。後世凡言大而以爲形容未盡則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謂太卽《說文》夳字。夳卽泰,則又用泰爲太。展轉貤繆。莫能諟正。
泰【撻】。滑達當作滑泰。《論語》「泰而不驕」,泰乃太假,宽大而不驕也。
泰,滑也,引申為通。
滑澾=滑泰,縱泰=縱大(即「大而不驕」之大,言寬大而不驕也)。泰否之泰訓通,滑則通也。(?)
滑澾字當作泰。「泰而不驕」,泰係大字,言寬大而不驕也。○太係大之俗字,非古文夳字之形誤。
泰,润滑。字形由“廾、水”会义,“大”是声旁。“夳”,是古文写法的“泰”字。
此字始見於篆文。《說文》古文作太。篆文字形從廾、從水,像水在手中下灌;大聲,表示音讀。隸變作,楷定作泰。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744頁,第1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952頁,第7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716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495頁,第1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448頁,第24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645頁,第5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2795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5582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402頁,第3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296頁,第26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476頁,第4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3978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1169頁【補遺】第17703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605頁,第3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986頁【崇文】第3941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610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800頁,第1字 |
18 | 章授筆記 | 第466頁,第5字 |
19 | 古字詁林 | 第九冊,第236頁,第1字 |
20 | 古字釋要 | 第1047頁,第8字 |
英语:very, too, much; big; extreme
德语:allzu, äußerst, übermäßig, zu sehr (Adj), ältest, ranghöchster (Adj), höchst, allergrößt (Adj), sehr, außerordentlich (Adj), Tai (Eig, Fam)
法语:trop, très, extrêmement
楚〔战国〕 简 包山
楚〔战国〕 简 秦家嘴
楚〔战国〕 简 望山
楚〔战国〕 简 新蔡葛陵
东汉 传抄 说文解字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太,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序号0093,拼音是(tài),大部,共4画,指事字,独体字,五行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