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型。~脂。~压。~糖。~迹。~汗。~泪。~洗。~书。~雨腥风。~海深仇。
②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统。~缘。
③喻刚强热烈。~性。~气方刚。
◎义同“血”( xuè ),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名词
1.指事。小篆字形,从皿,“一”象血形。表示器皿中盛的是血。本义:牲血,供祭祀用。
2.同本义。后泛指血液。
blood;
血,祭所荐牲血也。 —— 《说文》取其血膋。 —— 《诗·信南山》。笺:“血以告杀也。”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 —— 《周礼·大宗伯》血祭盛气也。 —— 《礼记·郊特性》叩其鼻以血社也。 —— 《公羊传·僖公十九年》原野厌人之肉,川谷流人之血。 —— 汉· 扬雄《法言》
狗血喷头;贫血;呕心沥血;心血;血海的干系(关系非常重大的责任);血映征袍(喻战斗激烈);血肉蹀躞(死尸阻路,只能小步慢行)
3.指妇女的月经。
menses;
今常见怀胎七八个月而生子者,但以血止为度。 —— 张介宾《景岳全书》
血分(妇女的经血);经血;血崩(经血过多)
4.悲痛的泪水。
grieved tears;
老夫哭爱子,日暮千行血。 —— 唐· 顾况《伤子》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 《易·屯》
血泪。
5.血脉。
blood vessel;
气血俱动。 —— 唐· 李朝威《柳毅传》
动词
1.用鲜血涂沾。
paint with blood;
兵可毋血刃而俱罢。 —— 《汉书》
血刃(血沾刀口。谓杀戮);血衣(沾血的衣服);血花(飞溅的鲜血);血点,血踪(犹血迹)
2.杀伤,杀害。
kill;
挥直刃以血其邪者。 —— 唐· 沈光《李白酒楼记》
血风肉雨(形容剧烈残酷的搏斗或屠杀);血场(指战场);血沟(条状的流血伤口)
3.染,涂。
dye;
形容词
1.指有血缘关系的近亲。亦指血缘、血统。
be related by blood;
亲附疏,割犯血。 —— 汉· 扬雄《太玄》
血叔(嫡亲的叔父);血胄(后裔);血胤(同一血统的子孙后代;犹血统);血嗣(指子孙);血属(有血缘关系的亲属)
2.喻赤诚 。
sincere;
血气之勇(指一时感情冲动而产生的勇气)
3.喻红色。
red;
杜鹃灿烂,血艳夺目。 —— 《徐霞客游记》俄有赤龙长千余丈,雷目血舌。 —— 唐· 李朝威《柳毅传》
血殷(暗红);血旗(指红旗);血紫(紫红色)
4.另见 xiě。
名词
1.[口]∶“血”( xuè )的口语读音(多单用) 。
blood;
鸡血;血块子;血沥沥(血淋淋);血唬零喇(血糊淋粒。血淋淋的);血胡同(血湖同。于人丛中杀出的血路);血糊突(流血很多,像粥样);血渌渌(鲜血淋漓);血心(忠心;热忱);血的教训;流了一点血,不要紧。
2.另见 xuè。
名
1.高等动物体内脉管所含的红色血液。从心脏流出,循环全身,有分配养分、输送废物,以营全身新陈代谢的功能。
2.眼泪。
《文选•李陵•答苏武书》:“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唐•顾况〈伤子〉诗:“老夫哭爱子,日暮千行血。”
3.二一四部首之一。
动
◎用鲜血沾染。
《荀子•议兵》:“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形
1.有血缘关系的。
血统、血亲。
2.刚强、热烈。
《儒林外史•第一四回》:“像你这样血心为朋友,难道我们当差的心不是肉做的?”
血性男儿、血气方刚。
◎(一)之读音。
1.流动于心脏和血管内的黏滞性红色液体,主要由血浆、血球细胞和血小板组成。
血库、输血、血流漂杵。
2.有血缘关系的。
血统、血亲。
3.比喻刚强、热诚。
血性、血气。
4.中医指月经。
5.姓。
6.二一四部首之一。
◎义同“血(ㄒ丨ㄝˇ xiě/ㄒㄩㄝˋ xuè)”。陆⃝用于口语,多单用。
血淋淋、血糊糊、流尽最后一滴血。
卷别 :正文・申集下 部首:血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52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07頁,第1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82頁,第1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𡘋呼決切,音泬。《類篇》:祭所薦牲血,从皿、一,象血形。《釋名》:血,濊也,出于肉,流而濊濊也。《關尹子・四符篇》:一爲父,故受氣于父,氣爲水;二爲母,故受血于母,血爲火。《易・說卦傳》:坎爲血卦。【疏】取其人之有血,猶地有水也。《禮・中庸》: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
义又,《大戴禮》:血者,猶血。【註】血,憂色也。
义又,《山海經》:兪者之山有木曰白咎,可以血玉。【註】謂染玉可以作光彩。
义又,《詩・鄭風・茹藘》〔疏〕:陸璣云:茹藘,一名地血。
音又,《韻補》:胡桂切,叶音惠。劉向〈九歎〉:晉申生之離讒兮,荆和氏之泣血;吳子胥之抉眼兮,王子比干之橫廢。
音又,《毛詩古音攷》:音綌 —— 鼠思泣血,無言不疾。宋玉〈高唐賦〉:弭節奄忽,蹄足灑血;舉功先得,獲車已實。
〔血〕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下,康熙部首是血部。
〔血〕字是多音字,拼音是xiě、xuè,独体字,五行属水。
〔血〕字造字法是指事。小篆字形,从皿,“一”象血形。表示器皿中盛的是血。本义是牲血,供祭祀用。
〔血〕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uè] ⑴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⑵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⑶ 喻刚强热烈㈡ [xiě] ⑴ 义同“血”( xuè ),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卷别卷五上反切呼決切頁碼第158頁,第7字續丁孫
祭所薦牲血也。从皿,一象血形。凡血之屬皆从血。
附注按:甲骨文中「一」有作「」者。商承祚《殷虛文字類編》:「《說文解字》『从皿,一象血形』,此从『』者,血在皿中,側視之則為一,俯視之則成『』矣。」
卷别卷九反切翾迭反頁碼第400頁,第7行,第1字述
祭所薦牲血也。從皿,一象血形也。凡血之屬,皆從血。
鍇注臣鍇曰:「祭薦毛血也。」
卷别卷五上反切呼決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852頁,第1字許惟賢第377頁,第7字
祭所薦牲血也。
段注《肉部》曰:𦝭,血祭肉也。《爨部》曰:釁,血祭也。《郊特牲》曰:毛血吿幽全之物也。注。幽謂血也。《毛詩》血以吿殺。膋以𦫵臭。此皆血祭之事。按不言人血者,爲其字从皿。人血不可入於皿。故言祭所薦牲血。然則人何以亦名血也。以物之名加之人。古者茹毛飮血。用血報神。因製血字。而用加之人。
从皿,
段注皿者,《周禮》珠槃,玉敦之類。
一象血形。
段注在皿中也。呼決切。十二部。
凡血之屬皆从血。
血,祭祀时敬献给神灵的牲畜的鲜血。字形主要依据“皿”字而构造,字形中的“一”,像器皿中装着鲜血的样子。所有与血相关的 字,都采用“血”作边旁。
甲骨文、二例,都像器中血塊的樣子。戰國文字、沿自甲文之形,只是繁簡不同而已。篆文作,由「皿」和「一」構成。皿,表示盛牲血的器具,據具體的實象造字,六書中屬於象形。一,在此只像凝固的血塊,沒獨立的形、音、義,只是一個不成文的實象而已。當皿和一結合成「血」,正可顯示器中血塊的意思。字經隸書,體變作,稍失其形,楷書沿之以定體,也就不易瞭解其原形了。以上諸形,都由象形皿加實象血塊而成,所以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314頁,第5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413頁,第2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321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204頁,第15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197頁,第5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701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229頁,第3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2780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029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26頁,第3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203頁,第4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1622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5245頁【補遺】第16774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508頁,第3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419頁【崇文】第1673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625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421頁,第1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五冊,第228頁,第3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507頁,第3字 |
英语:blood; radical number 143
德语:Blut (S), Blut (S), blutig (Adj), Radikal Nr. 143 = Blut
法语:sang, sang
商 甲骨文 𠂤组
商 甲骨文 历组
商 甲骨文 出组
商 甲骨文 无名组
商 甲骨文 花东子卜辞
商 甲骨文 宾组
商 甲骨文 黄组
商 甲骨文 何组
商 甲骨文 𠂤宾间
西周 甲骨文 西周
楚〔战国〕 简 仰天湖
楚〔战国〕 简 新蔡葛陵
楚〔战国〕 简 郭店
秦 简 睡虎地
秦 简 关沮
汉 简 张家山
汉 石经 熹平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唐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血,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序号0479,多音字,拼音是(xiě 或 xuè),血部,共6画,指事字,独体字,五行属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