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古代计算禾束的单位,四十把为一稯。
②布八十缕为稯,即一种粗布。
◎〔~~〕聚集,如“其邻有夫妻臣妾登极者,子路曰。‘是~~何为者邪?’”
卷别 :正文・午集下 部首:禾部
武英殿刻本: 第2048頁,第10字
同文書局本: 第856頁,第21字
標點整理本: 第817頁,第21字
音《唐韻》:子紅切;《集韻》、《韻會》:祖叢切,𡘋音鬉 —— 禾束。《韻會》:《周禮》四秉曰筥、十筥曰稯、十稯曰秅,稯猶束也。《論語註》:六百四十斛曰稯。〇【按】《說文》稯布八十縷,徐鍇正之曰:此卽十筥稯也。蓋言非八十縷布也,諸韻書皆釋稯爲八十縷布,誤。《集韻》通作緵、總,亦非。
音又,《集韻》:祖動切,音總 —— 禾聚束也。《莊子・則陽篇》:是稯稯者,何爲者耶。【註】稯,聚貌。
〔稯〕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禾部。
〔稯〕字是多音字,拼音是zōng、zǒ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禾、㚇。
〔稯〕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ōng] ⑴ 古代计算禾束的单位,四十把为一稯。⑵ 布八十缕为稯,即一种粗布。㈡ [zǒng] ⑴ 〔~~〕聚集,如“其邻有夫妻臣妾登极者,子路曰
卷别卷七上反切子紅切頁碼第231頁,第3字續丁孫
布之八十縷爲稯。从禾㚇聲。
籒文稯省。
附注段玉裁注:「㚇,亦兇聲也。」
卷别卷十三反切子紅反頁碼第592頁,第6行,第1字述
布之八十縷。從禾㚇聲。
鍇注臣鍇曰:「此即十筥,稯也。」
反切………頁碼第592頁,第7行,第1字述
籒文。
卷别卷七上反切子紅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1308頁,第2字許惟賢第572頁,第4字
布之八十縷爲稯。
段注按此當有奪文。聘《禮記》曰:禾四秉曰筥。十筥曰稯。十稯曰秅。許下文五稯爲秭。二秭爲秅。正本記文。若先之曰布八十縷爲稯。則下文不爲四百縷爲秭,八百縷爲秅乎。知其𣃔不然矣。葢必云:禾四十秉爲稯。从禾。㚇聲。一曰布之八十縷爲稯。轉寫奪漏而亂之耳。秉見《又部》。云禾把也。从又持禾。云四十秉爲稯。則上下相屬成文。鄭注《周禮》云:禾,稾實幷刈者也。秉,手把也。稯猶束也。《國語》。其歲。收田一井。出稯禾,秉芻,缶米。不是過也。稯禾謂禾四十秉。秉芻謂芻一把。韋注殊誤。布八十縷爲稯者。《史記・孝景本紀》。令徒𨽻衣七稯布。《索隱》、《正義》皆云:葢七𦫵布用五百六十縷。《漢書・王莽傳》。一月之祿。十緵布二匹。孟康云:緵,八十縷也。攷鄭注《喪服》曰:八十縷爲𦫵。𦫵當爲登。登,成也。今之禮皆登爲𦫵。俗誤巳行久矣。賈公彦云:今亦云布八十縷謂之宗。宗卽古之𦫵也。是則宗緵登𦫵一語之轉。《聘禮》今文作稯。古文作緵。許从今文。故《糸部》無緵。布縷與禾把皆數也。故同名。《糸部》緦下云:十五𦫵布。謂十五稯布也。
从禾。㚇聲。
段注子紅切。九部。
籒文稯省。
段注㚇亦兇聲也。
布之八十縷為稯,此乃假字(升字亦然),實即總字。
或作緵,音轉為升,齒音雙聲。
布之八十縷為稯=總之借。
布之八十縷為稯,稯乃總之假字。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454頁,第1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581頁,第1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447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291頁,第12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280頁,第14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010頁,第3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730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3659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488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79頁,第8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287頁,第14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2363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7238頁【補遺】第17086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07頁,第5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612頁【崇文】第2445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941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301頁,第1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六冊,第662頁,第1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691頁,第3字 |
汉 简 张家山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稯,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Unihan编码U+7A2F,多音字,拼音是(zōng 或 zǒng),禾部,共14画,左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