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伤。
动词
1.形声。从刀,岁声。本义:刺伤,划伤。
2.同本义 。
stab;
刿目(刺眼,触目)
3.割开,切口。
cut off;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 —— 《老子》
4.通“会”( huì )。聚合,汇合。
meet; get together;
天地相对,日月相刿。 —— 《太玄·玄告》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刀部
武英殿刻本: 第334頁,第8字
同文書局本: 第144頁,第44字
標點整理本: 第73頁,第3字
音《唐韻》:居衞切;《集韻》、《韻會》:姑衞切,𡘋音蹶。《說文》:利傷也。从刀,歲聲。《廣韻》:割也。《禮・聘義》:君子比德于玉,廉而不劌,義也㊟〔「君子比德于玉」下有一「焉」字,「廉而不劌」上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原文作「君子比德于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
义又,人名。《前漢・古今人表》:魯曹劌。
〔劌〕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刀部。
〔劌〕字拼音是gu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歲、刂。
〔劌〕字造字法是形聲。从刀,歲聲。本义是刺傷,劃傷。
〔劌〕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guì] ⑴ 刺伤;割伤。《老子》:“廉而不劌。”《廣韻•祭韻》:“劌,傷也;割也。”⑵ 通“會”。会合。《太玄•玄告》:“天地相對,日月相劌。”⑶ 通“昧”。暗昧。《韓非子•難言》:“㧾微説約,徑省而不飾,則見以為劌而不辯。”
卷别卷四下反切居衛切頁碼第135頁,第15字續丁孫
利傷也。从刀歲聲。
卷别卷八反切俱稅反頁碼第349頁,第5行,第1字述
利傷也。從刀歲聲。
卷别卷四下反切居衞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715頁,第1字許惟賢第318頁,第6字
利傷也。
段注《聘義》。廉而不劌。義也。注云:劌,傷也。按《玉部》作廉而不忮。毛公曰:忮,害也。是其義同也。利傷者,以芒刃傷物。
从刀。歲聲。
段注居衞切。十五部。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268頁,第17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359頁,第8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278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179頁,第6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169頁,第4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605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062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2472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883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07頁,第24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175頁,第16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1381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4645頁【補遺】第16693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690頁,第3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360頁【崇文】第1437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531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四冊,第554頁,第2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444頁,第7字 |
英语:to cut, injure, stab, stick on
德语:schneiden, kürzen
法语:couper, blesser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刿,通用规范汉字,二级汉字,序号3930,拼音是(guì),刂部,共8画,形声字,左右结构,五行属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