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粮食的仓房。仓~。
名词
◎(形声。从广,敖声。本义:粮库) 同本义。
storehouse;
高下绿苗千顷尽,新陈红粟万廒空。 —— 唐· 许浑《汉水伤稼》有一伙有家当囤米的财主,贪那贵价,从家里廒中发出米去。 —— 明· 凌蒙初《三刻拍案惊奇》旧毡帽朋友把自己种出来的米送进了万盛米行的廒间。 ——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廒间(廒禀;粮仓)
名
◎谷仓、粮仓。
元•郑光祖《老君堂•第四折》:“中原清宴贺升平,幸仓廒满盈。”《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真个廒多积粟,囊有余钱,放债使婢。”
◎〈书〉谷仓;粮仓。
中原清宴贺升平,幸仓廒满盈(元‧郑光祖《老君堂‧第四折》)。
卷别 :正文・寅集下 部首:广部
武英殿刻本: 第837頁,第18字
同文書局本: 第349頁,第33字
標點整理本: 第292頁,第25字
音《篇韻》:五牢切,音敖 —— 倉廒也。俗作厫。
〔廒〕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下,康熙部首是广部。
〔廒〕字拼音是áo,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广、敖,五行属土。
〔廒〕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广,敖声。本义是粮库。
〔廒〕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áo] ⑴ 收藏粮食的仓房
英语:a granary
德语:Getreidespeicher, Kornkammer (S)
法语:grenier, grange
廒,通用规范汉字,三级汉字,序号7571,拼音是(áo),广部,共13画,形声字,半包围结构,五行属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