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重量单位,六铢等于一锱,四锱等于一两。~介(喻微小)。~锤(喻微小)。~铢(喻琐碎的事或极少的钱)。
量词
1.(形声。从金,甾声。本义:古代的重量单位) 同本义。
zi, an ancient measure of weight;
锱,六铢也。 —— 《说文》锱锤之冠。 —— 《淮南子·说山》八铢为锱。 —— 《广韵》铢六则锤,锤晖也;二锤则锱,锱炽也;二锱则两也。 —— 《风俗风义》虽分国如锱铢。 —— 《礼记·儒行》。郑玄注:“八两曰锱。”
2.说法不一。等于6铢、8铢、12铢、6两或8两不等。引申为微小。
锱毫(比喻细微处);锱介(比喻微小);锱锤(比喻微小之物);锱铢不爽(分毫不差)
卷别 :正文・戌集上 部首: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137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310頁,第12字
標點整理本: 第1298頁,第6字
音《唐韻》:側持切;《集韻》、《韻會》:莊持切,𡘋音菑。《說文》本作鍿,六銖也。《荀子・富國篇》〔註〕:八兩曰錙。《正字通》:古人言較量錙銖謂輕微也。《荀子》註誤云八兩曰錙,《正韻》錙引《荀》註,《韻會》銖字註八銖爲錙,𡘋非。从《說文》爲正。
义又,《莊子・徐無鬼》:無徒翼於錙壇之宮。【註】錙壇,壇名。
〔錙〕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上,康熙部首是金部。
〔錙〕字拼音是z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釒、甾。
〔錙〕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ī] ⑴ 见“锱”。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側持切頁碼第467頁,第25字續丁孫
異體錙
六銖也。从金𱰭聲。
卷别卷二十七反切側持反頁碼第1094頁,第5行,第2字述
六銖也。從金甾聲。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側持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2831頁,第1字許惟賢第1231頁,第2字
六銖也。
段注爲黍六百。鄭注《禮記・儒行》曰:八兩爲鍿。高注《詮言訓》曰:六兩曰鍿。倍鍿曰錘。《風俗通義》曰:銖六則錘。錘,暉也。二錘則鍿。鍿,熾也。二鍿則兩也。《廣韵》曰:八銖爲鍿。其說皆乖異。不與許合。惟高注《說山訓》曰:六銖曰鍿。八銖曰錘。與許說合。與詮言注乖異。疑說山之注乃許注之僅存者也。
从金。𱰭聲。
段注𱰭者,或葘字也。側持切。一部。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928頁,第4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194頁,第3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887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622頁,第2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556頁,第7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2065頁,第2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3446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6912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953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370頁,第32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598頁,第16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4934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3580頁【補遺】第18036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766頁,第1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232頁【崇文】第4925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2041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十冊,第563頁,第1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1285頁,第7字 |
英语:8 oz; an ancient unit of weight
德语:Zi (Eig, Fam)
法语:poids antique, un huitième d'un taël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锱,通用规范汉字,二级汉字,序号5492,拼音是(zī),钅部,共13画,形声字,左右结构,五行属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