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视;理睬。
◎方言,傻。
动词
◎顾视;理睬 。
pay attention to;
偢采(又作“偢倸”、“偢睬”。理睬,看顾);偢问(答理;过问)
动
◎看、理睬。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端的个有谁问,有谁偢?”《儒林外史•第六回》:“姑奶奶平日只敬重的王家哥儿两个,把我们不偢不倸。”
◎看。通“瞅”。
不偢不睬。
卷别 :正文・子集中 部首:人部
武英殿刻本: 第245頁,第16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1頁,第7字
標點整理本: 第35頁,第35字
音《集韻》:七肖切,音峭 —— 傻偢,不仁。
〔偢〕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中,康熙部首是人部。
〔偢〕字是多音字,拼音是chǒu、qià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亻、秋,五行属金。
〔偢〕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hǒu] ⑴ 顾视;理睬。㈡ [qiào] ⑴ 方言,傻。
英语:to stare at
德语:sich umsehen; Interesse zeigen; staunen (V)
法语:regarder fixement vers
偢,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Unihan编码U+5062,多音字,拼音是(chǒu 或 qiào),亻部,共11画,左右结构,五行属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