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齧”。咬;啃。《正字通•口部》:“嚙,俗齧字。”《論衡•論死》:“今人死,手臂朽敗,不能復持刀,爪牙𮥠落,不能復嚙噬,安能害人?”
◎同“齩(咬)”。《集韻•巧韻》:“齩,亦作嚙、咬。”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91頁,第9字
同文書局本: 第212頁,第41字
標點整理本: 第141頁,第31字
音《集韻》:五巧切 —— 與齩䶧咬𡘋同,齧骨也。
〔嚙〕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嚙〕字拼音是niè,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齒。
〔嚙〕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niè] ⑴ 同“齧”。咬;啃。《正字通•口部》:“嚙,俗齧字。”《論衡•論死》:“今人死,手臂朽敗,不能復持刀,爪牙𮥠落,不能復嚙噬,安能害人?”㈡ [undefined] ⑴ 同“齩(咬)”。《集韻•巧韻》:“齩,亦作嚙、咬。”
英语:bite, gnaw
德语:abnagen, nagen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嚙,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Unihan编码U+5699,拼音是(niè),口部,共18画,左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