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绕,缠绕。~绕。~乱。
②用针线缝缀。~缝( fèng )。~贴边。
动词
1.形声。从糸( mì ),表示与丝有关尞( liáo )声。本义:缠绕。
2.同本义。
wind round;
缭,缠也。 —— 《说文》再缭四寸。 —— 《礼记·玉藻》。疏:“绕也。”弗缭。 —— 《仪礼·乡饮酒礼》。注:“犹紾也。”肠纷纭以缭转兮。 —— 《楚辞·怨思》缭之兮杜衡。 —— 屈原《九歌·湘夫人》林麓薮泽陂池连乎蜀汉,缭以周墙,四百余里。 —— 《后汉书》
缭肘(即“镣ń”。囚禁犯人的脚镣、手铐);缭绕(缠绕);缭纠(缠绕相连貌)
3.围绕;绕道而行。
make a detour;
矜纠收缭之属。 —— 《荀子·议兵》。注:“缭绕,言委曲也。”每一门内,四缭连屋。 —— 《聊斋志异·金和尚》
缭曲(迂回曲折;婉转含蓄);缭眺(谓声清而长)
4.祭祀名。
offer a sacrifice to;
八月缭祭。 —— 《周礼·大祝》。司农注:“以手纵持肺本,循之至于末,乃绝以祭也。”
缭祭(周礼九祭之一。祭以左手纵持肺根,右手取肺尖,缭绕使断,取以为祭,故称)
5.缝纫法之一。用针斜着缝缀 。
stitch;
缭衣缝;缭贴边。
6.假借为“撩”。撩乱,纷乱。
disorder; wind;
缭乱边愁听不尽。 —— 唐· 王昌龄《从军行》
名词
1.用以固定船帆的绳索 。
sail rope;
帆缭;缭手。
2.另见 lǎo;liǎo。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43頁,第11字
同文書局本: 第939頁,第9字
標點整理本: 第902頁,第4字
音《廣韻》:落蕭切;《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𡘋音聊。《說文》:纏也。《類篇》:繞也。《禮・玉藻》:再繚四寸。班固〈東都賦〉:修袖繚繞而滿庭。
义又,祭名。《周禮・春官・大祝》:辨九祭,八曰繚祭。《儀禮・鄕飮酒禮》:弗繚,左絕末以祭。【註】繚,猶紾也。
义又,人名。《前漢・藝文志》:《尉繚》二十九篇。【註】師古曰:尉,姓;繚,名也。
义又,縣名。《前漢・地理志》:淸和郡有繚縣。
音又,《集韻》:朗鳥切;《正韻》:盧皎切,𡘋音了 —— 義同。
音又,《集韻》:離昭切,音髎:力照切,音燎 —— 義𡘋同。
音又,《廣韻》:力小切,音燎。《莊子・盜跖篇》:繚意絕體而爭。【音義】繚,理也。
音又,《集韻》:爾紹切,音擾 —— 人名。《莊子》有黃繚。
音又,《韻補》叶力虯切。《楚辭・招隱士》:偃蹇連卷兮枝相繚。【註】繚,紐也。
〔繚〕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繚〕字拼音是liá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尞。
〔繚〕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liáo] ⑴ 见“缭”。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盧鳥切頁碼第433頁,第11字續丁孫
異體繚
纏也。从糸𤊽聲。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盧鳥切頁碼第1028頁,第7行,第2字述
纏也。從糸𤋯聲。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盧鳥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2585頁,第4字許惟賢第1125頁,第6字
纏也。从糸。尞聲。
段注盧鳥切。二部。
缭,缠绕。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作声旁。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855頁,第12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097頁,第5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819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570頁,第21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513頁,第11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892頁,第6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3179頁,第3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6359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731頁,第3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341頁,第1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548頁,第3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4510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2608頁【補遺】第17901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250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123頁【崇文】第4489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865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九冊,第1166頁,第1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1200頁,第1字 |
英语:wind round, rap around, bind
法语:entourer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缭,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序号3314,拼音是(liáo),纟部,共15画,形声字,左右结构,五行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