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声。《说文新附》:“琵琶也。”)——见“琵琶”( pípa 。
2.琵琶。拨弦乐器。
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红楼梦》第五十四回:“贾母命他们坐了,将弦子琵琶递过去。”宋·晁端礼《满庭芳》:“减轻琶面,新样小鸾凰。”
琵琶
3.弹琵琶的手法名。
宋·欧阳修《明妃曲·和王介甫作》:“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
◎参见“琵琶”条。
◎(一)之语音。
◎(一)之又音。
◎参见【琵琶】。
卷别 :正文・午集上 部首:玉部
武英殿刻本: 第1759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736頁,第2字
標點整理本: 第688頁,第1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蒲巴切,音爬 —— 琵琶。註詳上。
音又,《韻補》叶蒲波切,音婆。白居易〈小庭有月〉詩:菱角執笙簧,谷兒挾琵琶;紅綃信手舞,紫綃隨意歌。
〔琶〕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上,康熙部首是玉部。
〔琶〕字拼音是pá,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玨、巴,五行属水。
〔琶〕字造字法是undefined本义是琵琶,拨弦乐器
〔琶〕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pá] ⑴ 其本意为琵琶,拨弦乐器。⑵ 〔琵~〕见“琵”。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蒲巴切頁碼第423頁,第8字續丁孫
異體琶
琵琶也。从珡巴聲。義當用枇杷。
琶,琵琶。字形采用“珡”作边旁,采用“巴”作声旁。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838頁,第5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074頁,第6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802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560頁,第6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503頁,第1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857頁,第3字 |
7 | 說文探原 | 第6249頁,第2字 |
8 | 說文集注 | 第2684頁,第3字 |
9 | 說文標整 | 第334頁,第3字 |
10 | 標注說文 | 第537頁,第8字 |
11 | 說文注箋 | 第4424頁,第2字 |
12 | 說文詁林 | 第12397頁 |
13 | 古字詁林 | 第九冊,第1000頁,第2字 |
14 | 古字釋要 | 第1175頁,第6字 |
15 | 新附通誼 | 第68頁,第3字 |
英语:guitar-like instrument
德语:(English: (mus. instr.))Laute
法语:guitare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琶,通用规范汉字,二级汉字,序号5044,拼音是(pá),王部,共12画,形声字,上下结构,五行属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