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 歈的意思



    歈

    拼音:yu 声调:yú 怎么读歈朗读
    总笔画:13 画 部首:欠 部
    部外笔画:9 画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WGEW 仓颉:ONNO
    郑码:ODKR 四角:87282
    统一码:9
    笔顺:[3412511223534] 撇、点、横、竖、横折钩、横、横、竖、竖钩、撇、横撇/横钩、撇、捺

    基本解释


    歌:“吴~蔡讴,奏大吕些。”

    古同“”,喜悦:“色~畅真心。”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欠,俞声。从“”,与出气、发声有关。本义:歌。

    2.同本义。

    ballad;

    吴歈蔡讴,奏大吕些。 —— 《楚辞》

    3.同“

    歌曲、歌谣。

    《楚辞•宋玉•招魂》:“吴歈蔡讴,奏大吕些。”唐•刘禹锡〈竹枝词•序〉:“故余亦作竹枝九篇,俾善歌者飏之,附于末。后之聆巴歈,知变风之自焉。”

    1.〈书〉歌曲。

    吴歈蔡讴,奏大吕些(《楚辞‧宋玉‧招魂》)。

    2.〈书〉欢喜;快乐。通“”。

    陈醴发悴颜,色歈畅真心(晋‧刘伶〈北芒客舍诗〉)。

    歈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下 部首:欠部

    武英殿刻本: 第1364頁,第11

    同文書局本: 第570頁,第17

    標點整理本: 第519頁,第17

    古文: 𣤏

    唐韻》:羊朱切;《集韻》、《韻會》:容朱切,𡘋音兪 —— 巴歈,歌名。本作渝。史記》〔註〕:渝水,獠人居,其人剛勇好舞,高祖募此以平三秦;後使樂府習之,因名巴渝舞。

    又,吳歌亦曰歈。楚辭・招魂》:吳歈蔡謳,奏大呂些。【註】歈、謳皆歌也。庾信〈哀江南賦〉:吳歈越吟,荆豔楚舞。

    又,歋歈,舞手相弄笑也。或作邪揄。後漢・王霸傳》:市人皆大笑,舉手邪揄。【註】揄音踰,或音由。

    又,《廣韻》:度侯切;《集韻》:徒侯切,𡘋音頭 —— 義同。

    注解

    〔歈〕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下,康熙部首是欠部

    〔歈〕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俞、欠

    〔歈〕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欠,俞声。从“欠”,与出气、发声有关。本义是歌。

    〔歈〕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ú] ⑴ 歌:“吴~蔡讴,奏大吕些。”⑵ 古同“愉”,喜悦:“色~畅真心。”

    歈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八下反切羊朱切頁碼288頁,第8

    𣤏

    異體

    𣤏歌也。从欠兪聲。

    鉉注《切韻》云:「巴歈,歌也。」

    鉉注案:《史記》:渝水之人善歌舞,漢高祖采其聲。後人因加此字。

    附注鄭珍新附考:「此本『歋歈』字,義為手拉相笑……非巴歈歌專字。」

    歈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67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721頁,第9字
    3黃侃手批第549頁
    4說文校箋第370頁,第1字
    5說文考正第348頁,第1字
    6說文今釋第1253頁,第2字
    7說文探原第4351頁,第1字
    8說文集注第1854頁,第1字
    9說文標整第224頁,第27字
    10標注說文第359頁,第7字
    11說文注箋第2994頁,第1字
    12說文詁林第8770頁【補遺】第17319頁【補編】第14911頁【後編】第14633頁
    13通訓定聲第1432頁,第2字
    14古字詁林第七冊,第818頁,第1字
    15古字釋要第837頁,第4字
    16新附通誼第38頁,第1字

    歈字的翻译


    英语:songs

    歈的字源字形


    歈(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歈(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歈(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歈(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