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ān。[腤~] 烹。
◎拼音jǐn。嘴唇缺裂。
◎拼音qián。成块的肉。
卷别 :正文・未集下 部首:肉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78頁,第8字
同文書局本: 第994頁,第16字
標點整理本: 第961頁,第3字
音《廣韻》:作含切;《集韻》:祖含切,𡘋音簪。《集韻》:腤䐶,烹也。
音又,《廣韻》、《集韻》𡘋子朕切,音䤐 —— 䐶,脣病也。
音又,《集韻》:慈鹽切,音潛 —— 堛肉也。
音又,子鴆切,音浸 —— 脣闕謂之䐶。又,咨林切,音侵 —— 烹也。
义《正字通》:俗呼物不潔白曰腌䐶。按,焦竑《刊誤》載雜字,不淨曰㛺贓,皆俚語也。
〔䐶〕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肉部。
〔䐶〕字拼音是jǐ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朁。
英语:to cook; to boil; to decoct, diseases of the lips; hare-lip, pieces of meat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䐶,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Unihan编码U+4436,拼音是(jǐn),月部,共16画,左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