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士人戴的一种丝织的便帽:“裁缣帛以为~。”
◎参见“帢帽”条。
◎古代一种帛制的便帽,形状似弁而缺四角,凭颜色可分别贵贱。
卷别 :正文・寅集中 部首:巾部
武英殿刻本: 第786頁,第12字
同文書局本: 第331頁,第5字
標點整理本: 第272頁,第21字
音《廣韻》、《正韻》:苦洽切;《集韻》、《韻會》:乞洽切,𡘋音恰。《𡌨蒼》:帽也。《廣韻》:弁缺四隅。《增韻》:一曰按頭使下曰帢。《集韻》:士服也。〈魏志・太祖紀〉〔註〕:漢末公卿多委王服,以幅巾爲雅,是以袁紹之徒雖爲將帥,皆著縑巾。魏太祖擬古皮弁,裁縑帛以爲帢,以色別其貴賤,可謂軍容,非國容也。
义《類篇》或作𢂿、㡊、𢃫。
〔帢〕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中,康熙部首是巾部。
〔帢〕字拼音是qià,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巾、合。
〔帢〕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ià] ⑴ 古代士人戴的一种丝织的便帽:“裁缣帛以为~。”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帢,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Unihan编码U+5E22,拼音是(qià),巾部,共9画,左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