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
1.标志。后作“摽”。
mark;
幖,幖识也。从巾,票声。 —— 《说文》徽号曰幖。 —— 《通俗文》著黄巾为幖(幖)帜。 —— 《后汉书·皇甫嵩传》明立標帜,为出入之驰道。 —— 《金史》
2.酒店的招子。
flag;
幖,今酒旗,俗称幖。 —— 《正字通》
动词
◎用文字或其他事物表明 indicate 穗草为尊,锦幖其端。——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 【漢典】。
卷别 :正文・寅集中 部首:巾部
武英殿刻本: 第797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336頁,第1字
標點整理本: 第277頁,第25字
音《唐韻》、《集韻》、《正韻》𡘋𤰞遙切,音飇。《說文》:幟也。《玉篇》:幡也。《正韻》:立木爲表,繫綵其上,謂之幖。
义又,《廣韻》:頭上幟也。
〔幖〕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中,康熙部首是巾部。
〔幖〕字拼音是biā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巾、票,五行属水。
〔幖〕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biāo] ⑴ 同“标”,标志。⑵ 幡:“立木为表系丝其上谓之~。”⑶ 酒店的招子。⑷ 用文字或其它事物表明。⑸ 量词,用于书卷:“有书数千~。”
卷别卷七下反切方招切頁碼第253頁,第22字續丁孫
異體幖
幟也。从巾𤐫聲。
卷别卷十四反切片妖反頁碼第649頁,第7行,第1字述
幟也。從巾票聲。
卷别卷七下反切方招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1436頁,第1字許惟賢第629頁,第1字
𢅽識也。
段注亦三字一句。各本作幟也二字。今正。《通俗文》曰:幑号曰幖。私記曰幟。《周禮・肆師》。表齍盛告絜。鄭注。故書表爲剽。剽表皆謂幑識也。按剽表皆叚借字。幖其本字也。凡物之幖識亦曰幑識。今字多作標牓。標行而幖廢矣。
从巾。𤐫聲。
段注方招切。二部。
標識當作幖,立標當作標。《周髀》:「長八尺」,亦即標。
幖(標)榜。幖(表)識。表裏。
標識當作幖,作表亦當作幖。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497頁,第16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635頁,第2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485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320頁,第12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305頁,第17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102頁,第5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882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3911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626頁,第4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96頁,第22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315頁,第9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2587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7818頁【補遺】第17166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216頁,第3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672頁【崇文】第2685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032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326頁,第2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七冊,第183頁,第1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750頁,第8字 |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幖,通用规范汉字,三级汉字,序号7675,拼音是(biāo),巾部,共14画,形声字,左右结构,五行属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