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
1.筋络。同“筋” 。
tendon;
觔骨(即“筋骨”);觔力(筋骨之力);觔脉(筋骨脉络);觔节(觔腱骨节。比喻着力或事物的关键)
2.重量单位,“斤”的异体 。
catty;
觔斗(唐代散乐的一种。翻跟斗;亦指跟头);觔斗云(“西游记”中孙悟空翻跟斗时驾的云);觔兜(觔斗)
名
1.肌腱,韧带。
汉•王充《论衡•书虚》:“举鼎用力,力由觔脉;觔脉不堪,绝伤而死,道理宜也。”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四折》:“俺如今剔下了这骨和觔,割掉了这肉共脂。”
2.量词。古代计算重量的单位。
《淮南子•天文》:“天有四时以成一岁,因而四之,四四十六,故十六两而为一觔。”《聊斋志异•卷六•大人》:“于石室中出铜锤,重三四百觔,出门遂逝。”
1.肌腱;韧带。通“筋”。
觔斗、觔节。
2.量词。古代用于计算重量。通“斤”。
卷别 :正文・酉集上 部首:角部
武英殿刻本: 第2728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40頁,第5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14頁,第5字
义《正字通》與筋同。《淮南子・道應訓》:良馬者,可以形容觔骨相也。
义又,後人譌爲斤兩之斤。《舊唐書・文宗紀》:燒灰煎鹽,每石灰得鹽一十二觔一兩。葛長庚〈金丹賦〉:藥材觔兩。〇【按】《前漢・貨殖傳》本作斤,从斤爲正。
〔觔〕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角部。
〔觔〕字拼音是jī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角、力。
〔觔〕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īn] ⑴ 同“筋”。⑵ 同“斤”。
英语:catty
德语:heimtückisch, katzenhaft
法语:muscle
觔,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Unihan编码U+89D4,拼音是(jīn),角部,共9画,左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