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 愳的意思



    愳

    拼音:ju 声调:jù 怎么读愳朗读
    总笔画:14 画 部首:心 部
    部外笔画:10 画 结构:上下结构
    五笔:HHNU 仓颉:BUP
    郑码:LLWZ 四角:66330
    统一码:10
    笔顺:[25111251114544] 竖、横折、横、横、横、竖、横折、横、横、横、点、斜钩、点、点

    基本解释


    同“”。

    愳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上 部首:心部

    武英殿刻本: 第946頁,第18

    同文書局本: 第396頁,第28

    標點整理本: 第341頁,第19

    集韻》:懼,古作愳。晉書・元帝紀》:惡我者愳。餘詳十八畫。

    注解

    〔愳〕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上,康熙部首是心部

    〔愳〕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䀠、心

    〔愳〕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ù] ⑴ 同“懼”。

    愳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下反切其遇切頁碼352頁,第2

    懼恐也。从心瞿聲。

    愳古文。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反切健芋反頁碼855頁,第2行,第1

    愳恐也。從心瞿聲。

    反切………頁碼855頁,第2行,第2

    古文。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下反切其遇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021頁,第2許惟賢883頁,第2

    愳恐也。

    段注恐下曰:懼也。是爲轉注。

    从心。瞿聲。

    段注其遇切。五部。

    古文。

    段注䀠者,左右視也。形聲兼會意。

    白话解释

    惧,恐慌。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瞿”作声旁。,这是古文写法的“惧”。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作、《說文》古文作者,字形從心、䀠聲。從心,表示內心的狀態;䀠聲,表示音讀,也表示心中恐懼而眼睛左右視的樣子。金文作,簡帛文字作、作,篆文作者,從心,表示內心的狀態;瞿聲,表示音讀,隸變作,楷定作懼。在六書中屬於形聲。規範字作「惧」。

    懼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94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876頁,第8字
    3黃侃手批第667頁
    4說文校箋第450頁,第18字
    5說文考正第418頁,第5字
    6說文今釋第1511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571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511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222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75頁,第20字
    11標注說文第436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3612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0362頁【補遺】第17577頁
    14通訓定聲第1717頁,第5字
    15說文義證第896頁【崇文】第3581頁
    16說文句讀第1453頁
    17古字詁林第八冊,第990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985頁,第1字

    愳的字源字形


    愳(传抄·东汉·说文解字) 东汉 传抄 说文解字

    愳(传抄·唐·唐代石刻篆文)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

    愳(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愳(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愳(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愳(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愳(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