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
◎佛教“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之一 hum, used for the last syllable of On-man-padme-hum吽,梵文真言句也。——慧琳《一切经音义》
◎读音naeuz。 说,讲。 耵咰吪佲~。听你讲的话。
名
◎吽牙:狗争斗的声音。
《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狋吽牙者,两犬争也。”
名
◎佛教梵文咒语。为“贺阿污么”四字之合读,其义为诸天之总种子。乃是佛教的“六字真言”之一。
元•张昱〈辇下曲〉:“守内番僧日念吽,御厨酒肉按时供。”《西游记•第七回》:“(佛祖)袖中只取出一张帖子,上有六个金字:『唵、嘛、呢、叭、咪、吽。』递与阿傩,叫贴在那山顶上。”
◎佛教咒语用字。为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之一。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17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180頁,第2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7頁,第11字
义《字彙》同上(同「吼」)。
音又,《集韻》:於今切,音隂。《玉篇》:牛鳴也。
音又,《集韻》:魚侯切,音齵。《前漢・東方朔傳》:狋吽牙者,兩犬爭也。【註】吽,五侯反。
义又,《正字通》:梵呪多用吽字。
音又,叶職容切,音鐘。張昱〈輦下曲〉「守內番僧日念吽,御㕑酒肉按時供」,叶下重。
〔吽〕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吽〕字是多音字,拼音是hǒu、hōng、ōu,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牛。
〔吽〕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hǒu] ⑴ 古同“吼”。㈡ [hōng] ⑴ 佛教咒语用字。㈢ [ōu] ⑴ 〔~牙〕狗争斗的声音。亦作“吽呀”。
英语:'OM'; bellow; (Cant.) dull, stupid
法语:grondement ou cri d'un animal, mugissement, Om, Aum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吽,通用规范汉字,二级汉字,序号3709,多音字,拼音是(hǒu、hōng 或 ōu),口部,共7画,会意字,左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