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 髻的意思




    拼音:ji 声调:jì 怎么读髻朗读
    总笔画:16 画 部首:髟 部
    部外笔画:6 画 结构:上下结构
    五行:木 造字法:形声字
    五笔:DEFK 仓颉:SHGR
    郑码:CHBJ 四角:72601
    中文电码:7573 区位码:8757 统一码:6
    笔顺:[1211154333121251] 横、竖、横、横、横、撇折、点、撇、撇、撇、横、竖、横、竖、横折、横

    髻的笔顺写法分步演示


    基本解释


    盘在头顶或脑后的发结。~丫。~鬟。发~。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髟( biāo ),表示与毛发有关,吉声。本义:发髻) 同本义。

    wispy bun; hair worn in a bun or coil;

    头上倭堕髻。 —— 《乐府诗集·陌上桑》椎髻仰面。 —— 明· 魏学洢《核舟记》汝梳双髻(髻,梳在头顶上的发结。) —— 清· 袁枚《祭妹文》

    髻珠(髻上的明珠;比喻主旨、善谛);髻丫(盘在头顶左右两侧的发结);髻根(发髻盘结如盘根错结);髻子(即发髻,头发拖到后面结成一个髻)

    盘结于头顶或脑后的头发,有各种形状。

    唐•王建〈失钗怨〉诗:“镜中乍无失髻样,初起犹疑堕床上。”宋•刘辰翁〈宝鼎现•红妆春骑〉词:“又说向,灯前拥髻,暗滴鲛珠坠。”

    云髻、倭堕髻、钻天髻。

    盘结在头顶或脑后的头发。

    发髻、云髻。

    髻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上 部首:髟部

    武英殿刻本: 第3478頁,第17

    同文書局本: 第1454頁,第18

    標點整理本: 第1450頁,第21

    唐韻》:古詣切;《集韻》、《韻會》、《正韻》:吉詣切,𡘋音計。說文》:總髮也。从髟,吉聲。古通用結,此字後人所加。史記・陸賈傳》:尉佗魋結箕踞。漢書註》:結讀曰髻。玉篇》同「䯰」,《集韻》亦作紒。

    又,《集韻》:喫吉切,音詰。莊子・達生篇》:竈有髻。【註】髻,竈神,著赤衣,狀如美女。

    又,《集韻》:激質切,音吉 —— 義同。

    注解

    〔髻〕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上,康熙部首是髟部

    〔髻〕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髟、吉,五行属

    〔髻〕字造字法是形声。从髟( biāo ),表示与毛发有关,吉声。本义是发髻。

    〔髻〕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ì] ⑴ 盘在头顶或脑后的发结

    髻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九上反切古詣切頁碼299頁,第3

    髻緫髮也。从髟吉聲。古通用結。

    髻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86頁,第12字
    2陳昌治本第745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568頁
    4說文校箋第381頁,第8字
    5說文考正第358頁,第8字
    6說文今釋第1288頁,第3字
    7說文探原第4456頁,第2字
    8說文集注第1906頁,第2字
    9說文標整第232頁,第30字
    10標注說文第371頁,第6字
    11說文注箋第3079頁,第3字
    12說文詁林第8990頁【補編】第14911頁【後編】第14637頁
    13說文義證第770頁【崇文】第3077頁
    14古字詁林第八冊,第86頁,第4字
    15古字釋要第859頁,第8字
    16新附通誼第39頁,第4字

    髻字的翻译


    英语:hair rolled up in a bun, topknot

    德语:Haarknoten, Dutt (S)

    法语:chignon

    髻的字源字形


    髻(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髻(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髻(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髻(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