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别 :正文・酉集上 部首:言部
武英殿刻本: 第2753頁,第7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51頁,第7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26頁,第7字
义《集韻》同「信」。
义又,人名。善訫。見《宋史・宗室表》。
〔訫〕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言部。
〔訫〕字拼音是xì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訁、心。
〔訫〕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ìn] ⑴ 古同“信”,诚实。
卷别卷三上反切息晉切頁碼第70頁,第17字續丁孫
誠也。从人从言。會意。
古文从言省。
古文信。
附注《說文新證》:「从言,千聲(或身聲、人聲,皆音近),秦文字从言,仁聲,或从人聲,《說文》因而誤以為从人言會意。古文第二形从言、从心。」
卷别卷五反切思震反頁碼第198頁,第4行,第1字述
誠也。從人言聲。
反切………頁碼第198頁,第4行,第2字述
古文信省也。
反切………頁碼第198頁,第4行,第3字述
古文信。
鍇注臣鍇曰:「三字皆會意也。」
卷别卷三上反切息晉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367頁,第2字許惟賢第165頁,第6字
誠也。
段注《釋詁》。誠,信也。
从人言。
段注序說會意曰信武是也。人言則無不信者。故从人言。息晉切。十二部。古多以爲屈伸之伸。
古文信省也。
古文信。
段注言必由衷之意。
信,诚实不欺。字形采用“人、言”会义,是会义字。,这是古文写法的“信”,采用有所省略的“言”作边旁。訃,这是古文写法的“信”字。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二例,字皆由「人」、「言」二字構成。從「人」,示語言的主體。從「言」,示人之所言。會言語真實之義。篆文承之戰國文字第二例。古文第一例從人、從言省;第二例從言、從心,示言必由衷。隸書承自篆文而所從變作直筆。楷書承之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140頁,第1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98頁,第9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160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95頁,第3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90頁,第5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313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543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1284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467頁,第4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57頁,第14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95頁,第12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716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2945頁【補遺】第16433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3312頁,第1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96頁【崇文】第781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273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162頁,第2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三冊,第9頁,第2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255頁,第2字 |
东汉 传抄 说文解字
金 传抄 墓志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訫,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Unihan编码U+8A2B,拼音是(xìn),言部,共11画,左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