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同髂
②骨鯁在喉。
卷别 :正文・亥集上 部首:骨部
武英殿刻本: 第3465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1448頁,第31字
標點整理本: 第1443頁,第35字
音《廣韻》:苦何切,音珂 —— 膝骨。
音又,《集韻》:丘駕切,䶗去聲。《玉篇》:腰骨也。與髂、𩩱同。
〔䯊〕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上,康熙部首是骨部。
〔䯊〕字拼音是qià,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骨、可。
〔䯊〕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ià] ⑴ 同髂⑵ 骨鯁在喉。
卷别卷四下反切苦臥切頁碼第128頁,第16字續丁孫
髀骨也。从骨果聲。
卷别卷八反切苦禍反頁碼第331頁,第6行,第3字述
髀骨也。從骨果聲。
卷别卷四下反切苦臥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658頁,第2字許惟賢第294頁,第2字
髀骨也。
段注髀骨猶言股骨也。醫經亦謂之股骨。沈氏彤《釋骨》云:腰䯊骨旁臨兩股者曰堅骨,曰大骨,曰髂。一身之伸屈司焉。故通曰機關。關之旁曰髀樞,亦曰樞機者,髀骨之入樞者也。在膝以上者曰髀骨,曰股骨。其直者曰楗。其斜上俠髖者則所謂機也。按髀之上曰髖卽俗所謂髂也。髁者,髀與髖相按之處。人之所以能立,能行,能有力者皆在於是。故醫經謂之機。《骨空論》曰俠髖曰機是也。醫經曰腰髁骨者,其字當作䯊。卽髂字。不當作髁。《文𨕖》注引《埤蒼》曰:髂,腰骨也。
从骨。果聲。
段注苦臥切。十七部。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255頁,第1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339頁,第3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265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168頁,第13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160頁,第14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570頁,第6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986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2319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828頁,第3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01頁,第15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164頁,第15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1277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4433頁【補遺】第16663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919頁,第4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338頁【崇文】第1349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495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四冊,第408頁,第2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423頁,第9字 |
英语:the pelvis, bone stuck in the throat, the kneecap; patella; the five lowest pieces of bone of the spinal column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䯊,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Unihan编码U+4BCA,拼音是(qià),骨部,共15画,左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