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别 :正文・戌集中 部首:阜部
武英殿刻本: 第3245頁,第13字
同文書局本: 第1356頁,第13字
標點整理本: 第1344頁,第21字
音《唐韻》:傷遇切;《集韻》、《韻會》:舂遇切,𡘋音戍。《爾雅・釋地》:北陵西隃,雁門是也。《戰國策》作西兪。
音又,《廣韻》:式朱切;《集韻》、《韻會》:舂朱切,𡘋音輸 —— 義同。
音又,《廣韻》:相兪切;《集韻》:詢趨切,𡘋音須 —— 義同。
音又,《集韻》:一曰越也。
音又,《廣韻》:羊朱切;《集韻》:容朱切;《正韻》:雲俱切,𡘋音兪。《廣韻》:隃麋,縣名。《前漢・地理志》:右扶風隃麋縣。
音又,人名。《史記・周本紀》:子毀隃立。【註】隃,音踰。
义又,《呂氏春秋》:次制十二筒,以之阮隃之下,聽鳳凰之鳴,以別十二律。
音又,《正韻》與逾同。《左傳・襄二十年》:隃隱而待之。司馬相如〈上林賦〉:隃絕梁。《前漢・嚴助傳》:輿轎而隃嶺。
音又,《集韻》:餘招切,音姚 —— 遠也、行也。與遙同。《前漢・英布傳》:隃謂布何苦而反。又,〈趙充國傳〉:兵難隃度。
〔隃〕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阜部。
〔隃〕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ú、yáo、shù,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俞。
〔隃〕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ú] ⑴ 古通“逾”,越过;超过。㈡ [yáo] ⑴ 古通“遥”,遥远。㈢ [shù] ⑴ 〔西~〕古大陵名,又名雁门山,在今中国山西省代县西北。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傷遇切頁碼第481頁,第13字續丁孫
北陵西隃,鴈門是也。从𨸏兪聲。
卷别卷二十八反切失喻反頁碼第1122頁,第4行,第3字述
北陵西隃鴈門是也。從𨸏俞聲。
鍇注臣鍇按:《爾雅》注:「即鴈門山。」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傷遇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2938頁,第4字許惟賢第1277頁,第7字
北陵西隃鴈門是也。
段注此八字用《爾雅・釋地》。郭注曰:鴈門山是也。《史記・趙世家》作先俞。古西先同音也。《地理志》。鴈門郡。秦置。句注山在陰館。按句注山一名西陘山。一名鴈門山。今在山西代州西北二十五里。有鴈門關。
从𨸏。俞聲。
段注傷遇切。古音在四部。
《漢書》假作遥,《說文》無遙字。
《漢書》借作遙(?)[一]此句不瞭。《說文》無遥字。
《漢書》假作遥,《說文》無遥字。[一]《漢書•趙充國傳》:「百聞不如一見,兵難喻度。」顏師古注:「鄭氏曰:『隃,遙也。三輔言也』。隃讀曰遙」。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954頁,第1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231頁,第10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913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644頁,第3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573頁,第1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2133頁,第5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3559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7144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3040頁,第4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381頁,第29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618頁,第12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5097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3988頁【補遺】第18097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435頁,第1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276頁【崇文】第5101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2106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600頁,第2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十冊,第826頁,第4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1321頁,第2字 |
英语:to exceed; a state in Shanxi province
德语:überschreiten, übersteigen , überspringen
法语:excéder, sauter par-dessus
秦 简 睡虎地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隃,通用规范汉字,三级汉字,序号7261,多音字,拼音是(yú、yáo 或 shù),阝部,共11画,左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