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
1.抛掷、投入。
《集韵•平声•桓韵》:“撺,掷也。”《水浒传•第三二回》:“武行者把那两个尸首,都撺在火里烧了。”
2.匆促行事。
事前不准备好,临时现撺。
3.发怒。
才说完,他就跟我撺啦!
1.抛掷;扔投。
撺下。
2.匆促地做事。
临时现撺。
3.怂恿;教唆。
撺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104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463頁,第27字
標點整理本: 第411頁,第23字
音《集韻》、《韻會》、《正韻》𡘋取亂切,音爨 —— 擲也。
音又,《集韻》:七丸切,音鋑 —— 義同。
义又,俗謂誘人爲非曰攛掇。
〔攛〕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攛〕字拼音是cuā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竄。
〔攛〕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uān] ⑴ 见“撺”。
英语:hurry; to throw; to urge; (Cant.) to seduce
法语:exciter, jeter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攛,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Unihan编码U+651B,拼音是(cuān),扌部,共21画,左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