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历~。通~。断代~。近代~。世界~。文学~。~诗。~部(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各类历史著作)。~坛。~评。~前(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不绝书。
②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太~。内~。
③古代官职。刺~。御~。
④姓。
名词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本义:史官。
2.古官名。职别各异。
histographer; official historian;
史,记事者也。 —— 《说文》。按,周官有大史、小史、闪史、外史、御史、女史。其属又各有府史、胥徒史,主造文书者亦称史。凡府史,皆其官长所自辟除。矧大史友内史友。 —— 《书·酒诰》。郑注:“大史内史。”用史巫纷若。 —— 《易·巽》辞多则史。 —— 《礼记·聘礼记》史载笔。 —— 《礼记·曲礼》史狐书贼。 —— 《谷梁传·宣公二年》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 —— 《礼记·玉藻》
3.殷代为驻守于外的武官。卜辞:“在北史其获羌。”
4.在王左右的史官,担任祭祀、星历、卜筮、记事等职。
迁有良史之才。 —— 《汉书·司马迁传赞》
史巫(祝史和巫觋);史氏(史家;史官);史臣(史官);史职(史官的职务);史家(史官或历史学家);史胥(掌管文书的小吏)
5.太史令的简称。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 《后汉书·张衡传》
6.史册,历史。
annals; history;
如史载田横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 ——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幼而读书,好《楚辞》;诸子经史多所涉猎。 —— 明· 顾炎武《复庵记》
史鉴(历史书);史文(历史文献);史绩(历史功绩);史录(历史的文字纪录)
7.古代官府的佐吏。
secretary;
或佐之史。 —— 《诗·小雅·宾之初筵》
8.中国古代图书四大类别之一,包括各类历史书籍。
history;
列经、史、子、集四库。 —— 《新唐书·艺文志》
9.画师。
painter;
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 —— 《庄子》
10.姓。
名
1.古代掌管文书和记事等的官吏。
《礼记•玉藻》:“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
太史。
2.过去的时事、事迹。
历史、罗曼史。
3.记载过去事迹的书籍。
正史、通史、野史。
4.姓。如明代有史可法。
形
◎文辞繁杂。
《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1.历史。
史学、近代史、学术史、有史以来。
2.记载史实的书籍。
史记、明史、正史、通史。
3.古代掌文书、记事的官吏。
太史、右史、左史。
4.古代图书四部(经、史、子、集)分类之一。
5.姓。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02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173頁,第3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1頁,第3字
古文: 㕜
音《唐韻》:疎士切;《集韻》、《韻會》:爽士切;《正韻》:師止切,𡘋音使。《說文》:記事者也。《玉篇》:掌書之官也。《世本》:黃帝始立史官,倉頡、沮誦居其職。《書・立政》:周公若曰:太史!司𡨥蘇公,式敬爾繇獄,以長我王國㊟〔「𡨥」,原文作「寇」;「繇」,原文作「由」〕。《詩・小雅》:既立之監,或佐之史。《禮・曲禮》:史載筆,士載言。又,〈玉藻〉: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
义又,《周禮・天官・宰夫》八職,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六曰史,掌官書以贊治。〇【按】《周禮》凡官屬皆有府史。
义又,《周禮・天官》:女史掌王后之禮職。〈春官〉:大史掌建邦之六典,小史掌邦國之志,內史掌王之八枋之灋,外史掌書外令。
义又,御史、長史、刺史,𡘋漢官名。
义又,太史,九河之一。《爾雅・釋水》:太史。【疏】李巡云:禹大使徒衆通其水道,故曰太史。
音又,姓。《廣韻》:周卿,史佚之後,出建康。又,《廣韻》:漢複姓五氏:《世本》衞有史朝朱駒,《漢書・藝文志》有靑史氏著書,又有新豐令王史音,吳有東萊太守太史慈,晉有東萊侯史光。
音又,叶疎土切。《易林》:重黎祖後,司馬大史;陵氏之災,罹宮悲苦。《說文》本作㕜,从又,持中。中,正也。
〔史〕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史〕字拼音是shǐ,独体字,可拆字为中、又、!、口、,五行属金。
〔史〕字造字法是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本义是史官。
〔史〕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hǐ] ⑴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⑵ 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⑶ 古代官职⑷ 姓。
卷别卷三下反切疏士切頁碼第90頁,第22字續丁孫
異體史
記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凡史之屬皆从㕜。
附注按:古文字史、事、吏本為一字,後分化。
卷别卷六反切瑟耳反頁碼第248頁,第1行,第1字述
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凡㕜之屬,皆從㕜。
鍇注臣鍇曰:「記事當主於中正也,會意。」
卷别卷三下反切疏士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464頁,第3字許惟賢第209頁,第3字
記事者也。
段注《玉藻》。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不云記言者,以記事包之也。
从又持中。中,正也。
段注君舉必書。良史書法不隱。疏士切。一部。
凡㕜之屬皆从㕜。
从中者,冊也。《禮記》「升中于天」、「治中」。《國語》[左持]鬼中」,韋昭訓「簿籍」。史以記事,故持冊。
史,宫中负责记录重大事件的官员。字形采用“又”作边旁,像一手持“中”。中,表示记录的客观公正。所有与史相关的字,都采用 “史”作边旁。
從甲骨文到篆文,「中」字字形都是從又、持中。「又」是右手,表持物之人,此處是指史官;「中」像盛筭之器,表史官在射禮、投壺禮中用來計數的器物。隸書、楷書字形訛變,已失構形之旨。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180頁,第2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251頁,第5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199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123頁,第2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116頁,第9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413頁,第3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707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1657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602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73頁,第7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122頁,第6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905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3497頁【補遺】第16519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669頁,第1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248頁【崇文】第989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352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213頁,第1字 |
18 | 章授筆記 | 第134頁,第1字 |
19 | 古字詁林 | 第三冊,第462頁,第1字 |
20 | 古字釋要 | 第314頁,第2字 |
英语:history, chronicle, annals
德语:Geschichte (S), Shi (Eig, Fam)
法语:histoire, annales, (titre d'un historien officiel dans la Chine ancienne)
商 甲骨文 𠂤组
商 甲骨文 子组
商 甲骨文 花东子卜辞
商 甲骨文 历组
商 甲骨文 何组
商 甲骨文 无名组
商 甲骨文 黄组
商 金文 商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
春秋 金文 春秋中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
春秋 玉书 侯马盟书
战国 金文 战国
秦 简 青川木牍
秦 简 放马滩
秦 简 睡虎地
秦 简 岳麓书院
秦 简 龙岗
秦 简 关沮
秦 简 里耶
汉 简 张家山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史,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序号0248,拼音是(shǐ),丨部,共5画,会意字,独体字,五行属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