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 蹺的意思




    拼音:qiao 声调:qiāo 怎么读蹺朗读
    总笔画:19 画 部首:足 部
    部外笔画:12 画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KHFQ 仓颉:RMGGU
    郑码:JIBG 四角:64112
    统一码:12
    笔顺:[2512121121121121135] 竖、横折、横、竖、横、竖、提、横、竖、横、横、竖、提、横、竖、横、横、撇、竖弯钩

    蹺的笔顺写法分步演示


    基本解释


    见“”。

    详细解释


    读音nyauj 爪。

    1.抬起、举起。

    《红楼梦•第九九回》:“李十儿坐在椅子上,跷著一只腿。”

    跷脚、跷起大拇指称赞。

    2.死。

    跷了、跷辫子。

    一种在传统戏剧、舞蹈中供表演者绑在脚上使用的木制道具。

    跷工、踩高跷。

    1.抬起(腿);竖起(指头)。

    跷著腿、跷起大拇指。

    2.脚跟抬起,只用脚板前部著地。

    跷足、跷著脚往墙外看。

    3.指高跷(一种民间舞蹈用的装有踏脚装置的长木棍)。

    踩著跷表演。

    4.台⃝逃离;溜走。

    跷家、跷课。

    蹺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中 部首:足部

    武英殿刻本: 第2950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1234頁,第6

    標點整理本: 第1214頁,第5

    廣韻》:去堯切;《集韻》、《韻會》:丘祅切,𡘋音趫。玉篇》:舉足也。或作蹻。

    又,《集韻》:牽幺切,音鄡 —— 義同。

    注解

    〔蹺〕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足部

    〔蹺〕字拼音是qiā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𧾷、堯

    〔蹺〕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qiāo] ⑴ 见“跷”。

    蹺字的翻译


    英语:raise one's foot

    德语:Stelze (S)

    法语:lever les pieds

    蹺的字源字形


    蹺(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蹺(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