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絩”。
动
1.缠束、纠缠。
《韩非子•内储说下》:“晋平公觞客,少庶子进炙而发绕之。”
缠绕、萦绕。
2.围著转动。
绕场一周、绕圈子。
3.围、环。
三国魏•曹丕〈芙蓉池作诗〉:“双渠相溉灌,嘉木绕通川。”
4.不从正面通过,改由侧面或其他方向通行。
此路不通,车辆请绕道。
5.设圈套算计他人。参见“绕磨”条。
1.缠;缠绕。
绕线团、余音绕梁、把风筝线绕到轮子上。
2.围著中心回转。
绕场一周、绕城公路、绕著护栏观看动物。
3.以迂回的方式通过。
绕个弯儿、绕到敌人背后攻击、小河绕过山丘往东流去。
4.使不顺。
绕嘴、绕口令。
5.(问题、事情)纠缠在一起,分不清楚或弄不明白。
把我给绕糊涂了、一时绕住了,没算过帐来。
6.姓。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44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939頁,第14字
標點整理本: 第902頁,第9字
音《廣韻》:而沼切;《集韻》、《韻會》、《正韻》:爾紹切,𡘋音擾。《說文》:纏也。《干祿字書》:遶,通繞。
义又,姓。《左傳・文十三年》:繞朝贈之策。【註】繞朝,秦大夫。
音又,《集韻》:人要切,音蟯 —— 撓,或作繞。
〔繞〕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繞〕字拼音是rà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堯。
〔繞〕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rào] ⑴ 见“绕”。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而沼切頁碼第433頁,第13字續丁孫
纏也。从糸堯聲。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而沼切頁碼第1029頁,第1行,第1字述
纏也。從糸堯聲。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而沼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2585頁,第6字許惟賢第1125頁,第8字
纏也。从糸。堯聲。
段注而沼切。二部。
绕,裹缠。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尧”作声旁。
此字始見於篆文,從糸、堯聲。從「糸」,指絲繩;「堯」表示音讀。楷書從篆文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855頁,第14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097頁,第7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819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571頁,第1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513頁,第13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893頁,第2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3180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6360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731頁,第5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341頁,第3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548頁,第5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4510頁,第4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2610頁【補遺】第17901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210頁,第3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123頁【崇文】第4489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865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九冊,第1166頁,第3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1200頁,第3字 |
英语:entwine; wind around; surround
德语:aufrollen (V), blasen, drehen (V), schlingen (V), umgehen (V)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繞,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Unihan编码U+7E5E,拼音是(rào),糹部,共18画,左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