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11頁,第9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50頁,第16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19頁,第16字
古文: 𡶍 、 𦭆
音《唐韻》:七岡切;《正韻》:千剛切,𡘋音倉。《說文》:草色也。《易・說卦傳》:震爲蒼筤竹。臨川吳氏註:蒼,深靑色。《詩・王風》:悠悠蒼天。《禮・玉藻》:大夫佩水蒼玉。【疏】似水之蒼而雜有文。
义又,《博雅》:茂也。《書・益稷謨》:至于海隅蒼生。【傳】蒼蒼然生草木。
义又,老也。《詩・秦風》:蒹葭蒼蒼。【釋文】物老之狀。
义又,《前漢・陳勝傳》:蒼頭。【註】士卒靑帛巾。
义又,《綱目集覽》:蒼黃,急遽貌。
义又,姓。《通志・氏族略》:蒼氏。【註】《風俗通》云:八愷,蒼舒之後。
音又,《韻會》:采朗切,倉上聲 —— 莽蒼,寒狀。一曰近郊之色。《莊子・逍遙遊》:適莽蒼者,三飡而反。《唐書・韋述傳》:蒼卒犇逼。白居易詩:寒銷春蒼茫。
义亦作倉。《禮・月令》:駕倉龍,服倉玉。《史記・蕭望之傳》:倉頭廬兒。
义《直音》作蒼。
〔蒼〕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蒼〕字拼音是cā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倉。
〔蒼〕字造字法是形聲。從艸,倉聲。本义是草色。
〔蒼〕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āng] ⑴ 青色(包括藍和綠)⑵ 灰白色⑶ 姓。
𦾝,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Unihan编码U+26F9D,拼音是(cāng),艹部,共17画,上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