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动物,身体细长,体上有鳞,没有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有的无毒。以蛙、鼠为食,大蛇亦吞食大的兽类。~蜕。~行。~蝎。~足(喻多余无用的事物)。画~添足。
◎〔委( wěi )~〕见“委2”。
名词
1.形声。从虫,它声。本写作“它”。甲骨文字形,是象形字。本义:一种爬行动物。
2.同本义。
snake; serpent;
蛇,它或从虫。 —— 《说文》蛇乘龙。 ——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注:“蛇,元武之宿,虚危之星。”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 —— 《国语·吴语》。注:“虺小蛇大也。龙蛇之孽。 —— 《洪紀·五行志》。注:“蛇龙之类也。”龙首其中蛇交。 —— 《仪礼·乡射礼记》维虺维蛇。 —— 《诗·小雅·斯干》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蛇豕(比喻贪婪残暴的人);蛇虺(喻指阴狠毒辣的人);蛇食(像蛇吃东西一般地吞食);蛇蜕(蛇所脱下的皮);蛇解(即蛇脱皮);蛇入鼠出(比喻行动隐秘);蛇行鼠步(形容胆小谨慎);蛇盘鬼附(比喻相互勾结);蛇蟠蚓结(比喻互相勾结);蛇心佛口(喻指假冒伪善、内心狠毒而表面和善);蛇雀之报(自述感恩图报的词语。即视己为蛇、雀而报恩)
3.象征国君、君子等。
emperor; gentleman;
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如先君之数。 —— 《左传》
4.十二生肖之一,配地支的“巳” 。
snake;
蛇年(即巳年)
形容词
1.形状像蛇的;似蛇状的 。
snaky; snakey;
蛇弓(弓名);蛇丹(中医病名。皮肤上潮红疱疹簇集,形成带状如蛇,因名蛇丹);蛇矛(古兵器名。状如蛇的长矛)
2.另见 yí。
1.——见“委蛇”( wēiyí )
2.另见 shé。
名
◎有鳞目蛇亚目爬行动物的总称。约二千七百种,台湾约产五十八种。体圆长,无四肢,有鳞,口大,舌细长而分叉,体色不一,有蜕皮现象。卵生或卵胎生,分有毒跟无毒二种。
◎参见“蛇蛇”、“委蛇”等条。
1.爬行动物名。体型圆长,全身有鳞,无肢,舌细而分叉,会蜕皮,多以蛙、鼠、鸟为食。卵生或卵胎生,分有毒和无毒二类。俗称“长虫”。
2.姓。
◎参见【委蛇】。
卷别 :正文・申集中 部首:虫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88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80頁,第20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54頁,第1字
音《唐韻》:食遮切,音茶,《集韻》、《韻會》𡘋時遮切,音闍 —— 毒蟲也。《左傳・莊十四年》:內蛇與外蛇鬬。【疏】蛇,北方水物。《酉陽雜俎》:蛇,有水草木土四種。《爾雅翼》:蛇,草居,常飢,每得食稍飽,輒復蛻殻,冬輒含土入蟄,及春出蟄則吐之。《𡌨雅》:牛以鼻聽,蛇以眼聽。
义又,《莊子・達生篇》:以鳥養養鳥者,宜棲之深林,浮之江湖,食之以委蛇。【註】委蛇,泥鰌。
义又,星名。《左傳・襄二十八年》:蛇乗龍。【註】蛇,𤣥武之宿,虛危之星。《晉書・天文志》:騰蛇二十二星,在營室北,天蛇也。
义又,地名。《後漢・郡國志》:南陽郡隨西有斷蛇丘。【註】卽銜珠之蛇。
义又,姓。《通志・氏族略》:姚萇,蛇后,南安人。又,有建武將軍蛇元,望出鴈門。
音又,《廣韻》:弋支切,音移。《詩・召南》:委蛇委蛇。【箋】委蛇,委曲自得之貌。《莊子・庚桑楚》:與物委蛇,而同其波。焦氏《易林》:委蛇循河,至北海涯。
音又,《韻補》:龍蛇之蛇,亦讀爲移。《詩・小雅》:維熊維羆,維虺維蛇,大人占之。蛇字叶上羆字下之字韻。
音又,徒河切,音駝。張衡〈西京賦〉:感河馮,懷湘娥;驚蛧蜽,憚蛟蛇。
音又,委蛇之蛇,亦叶音駝。《古音攷》:陸機〈答賈謐〉詩,我求明德,濟同以和;魯公戾止,兗服委蛇。
音又,《集韻》:陳知切,音馳 —— 地名,《春秋傳》盟于毆蛇,《公羊傳》作毆虵,與曲池同。
音又,《字彙補》:以遮切,音耶。《集韻》:關中謂毒蟲曰蛇。
音《韻會》本作它,湯河切。《說文》:从虫而長,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問無乎。凡之屬皆从,託何切。臣鉉等曰:今俗作食遮切;《佩觿》蛇字從也,誤。
〔蛇〕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中,康熙部首是虫部。
〔蛇〕字是多音字,拼音是shé、yí,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虫、它,五行属金。
〔蛇〕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虫,它声。本写作“它”。甲骨文字形,是象形字。本义是一种爬行动物。
〔蛇〕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hé] ⑴ 爬行动物,身体细长,体上有鳞,没有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有的无毒。以蛙、鼠为食,大蛇亦吞食大的兽类㈡ [yí] ⑴ 〔委( wěi )~〕见“委2”。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託何切、食遮切頁碼第450頁,第1字續丁孫
虫也。从虫而長,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艸居患它,故相問無它乎。凡它之屬皆从它。
異體虵、𧉮
它或从虫。
鉉注臣鉉等曰:今俗作食遮切。
附注按:「它」是「蛇」的本字,後假借為其它的「它」,另加虫旁作「蛇」。邵瑛羣經正字:「今經典凡它虫字从或體作蛇。」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託何切頁碼第1057頁,第3行,第1字述
虫也。從虫而長,象冤曲𠂹尾形。上古艸居患它,故相問無它乎。凡它之屬皆從它。
反切食遮切頁碼第1057頁,第4行,第1字述
它或從虫。
鉉注臣鉉等曰:今俗作食遮切。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託何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2710頁,第1字許惟賢第1179頁,第7字
虫也。从虫而長。象冤曲𠂹尾形。
段注𠂹各本作垂。今正。𠂹者,艸木華葉𠂹也。引申爲凡物下𠂹之偁。垂者遠邊。非其義。冤曲者,其體。垂尾者,其末。它象其臥形。故詘尾而短。它象其上冤曲而下垂尾。故長。詘尾謂之虫。垂尾謂之它。它與𠂹古音同也。詩。維虺維蛇。女子之祥。《吳語》。爲虺弗摧。爲蛇將若何。虺皆虫之叚借。皆謂或臥或垂尾耳。臥者較易制。曳尾而行者難制。故曰爲虺弗摧,爲蛇將若何也。託何切。十七部。今人蛇與它《異義》異音。蛇食遮切。
上古艸凥患它。故相問無它乎。
段注上古者,謂神農以前也。相問無它,猶後人之不恙無恙也。語言轉移,則以無別故當之。而其字或叚佗爲之。又俗作他。《經典》多作它。猶言彼也。許言此以說叚借之例。《羔羊傳》曰:委蛇,行可從迹也。亦引申之義也。
凡它之屬皆从它。
它或从虫。
段注它篆本以虫篆引長之而巳。乃又加虫左旁。是俗字也。
上古草凥患它,故相問「無它乎」。「無它」今作「無佗」,猶言無恙也。無恙者,無蛘也。
它,蛇。字形采用“虫”的结构,通过拉长“虫”的尾巴形成“它”字,字形蛇的身子蜷曲而垂尾的形状。上古时代的人们居住在草野 之中,总是担心虫蛇的侵害,因此见面时总是互相问候说“你没碰到蛇吧?”所有与它相关的字,都采用“它”作边旁。“蛇”,这是“它”字的异体字,采用“虫”作边旁。
甲骨文作,像蛇盤屈垂尾之形。金文二例,承自甲骨文。戰國文字二例,承自金文。篆文承自戰國文字,楷書承自篆文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象形。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891頁,第1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147頁,第4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854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597頁,第17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534頁,第4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978頁,第4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3317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6645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840頁,第3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355頁,第17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574頁,第5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4728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3093頁【補遺】第17969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925頁,第5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183頁【崇文】第4729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954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899頁,第1字 |
18 | 章授筆記 | 第561頁,第1字 |
19 | 古字詁林 | 第十冊,第116頁,第5字 |
20 | 古字釋要 | 第1238頁,第6字 |
英语:snake
德语:Schlange (S), She (Eig, Fam)
法语:serpent
秦 简 岳麓书院
汉 简 张家山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蛇,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序号2280,多音字,拼音是(shé 或 yí),虫部,共11画,形声字,左右结构,五行属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