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口小腹大的容器,可用以装酒或其他东西。
《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足;幼穉盈室,缾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1.〈书〉口小、颈细、肚大的容器。同“瓶”。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缾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晋•陶渊明〈归去来辞•序〉)。
2.姓。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缶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57頁,第27字
同文書局本: 第945頁,第24字
標點整理本: 第909頁,第3字
音《廣韻》:薄經切;《集韻》:旁經切,𡘋音䍈 —— 汲水器也。《五經文字》與瓶同。
〔缾〕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缶部。
〔缾〕字拼音是pí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缶、并。
〔缾〕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píng] ⑴ 同“瓶”。
卷别卷五下反切蒲經切頁碼第167頁,第10字續丁孫
異體缾
𦉥也。从缶幷聲。
異體瓶
缾或从瓦。
附注邵瑛羣經正字:「今經典多从或體。」
卷别卷十反切頻寧反頁碼第417頁,第5行,第2字述
罋也。從缶幷聲。
反切………頁碼第417頁,第5行,第3字述
缾或從瓦。
卷别卷五下反切薄經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898頁,第2字許惟賢第398頁,第3字
𦉥也。
段注《易・井》卦辭曰:羸其甁。《左傳》衞孫蒯飮馬於重丘。毀其甁。按甁亦𧦝缶。《左傳》具綆缶。此缶之小者。
从缶。幷聲。
段注薄經切。十一部。
缾或从瓦。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332頁,第6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431頁,第5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337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213頁,第10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207頁,第1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733頁,第4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287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2871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076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31頁,第16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212頁,第6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1694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5464頁【補遺】第16803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3459頁,第3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439頁【崇文】第1753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659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五冊,第448頁,第2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530頁,第2字 |
英语:jar, bottle
德语:Flasche (S), ZEW, Zähleinheitswort für Getränke (in Flaschen) (Zähl), Ping (Eig, Fam), Vase (S)
法语:bouteille, flacon, bouteille
楚〔战国〕 简 包山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缾,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Unihan编码U+7F3E,拼音是(píng),缶部,共12画,左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