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管〕身體內因發生病變而向外潰破所形成的管道,病灶裏的分泌物由此流出。
②中醫指頸部生瘡,久而不愈,常出濃水。
名
1.一种脖子肿大的症状。
《说文解字•疒部》:“瘘,颈肿也。”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可 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2.常流脓水、不能收口的脓疡。
肛瘘、痔瘘。
动
◎膨胀、肿胀。
《淮南子•说山》:“貍头愈鼠,鸡头已瘘。”
◎参见“痀瘘”条。
1.〈书〉颈部肿大症,多因缺碘引起。
2.瘘管的本名。因先天发育异常、外伤、炎症、感染、或手术并发症等引起的异常通道,例如管腔脏器与体表或两个管腔脏器之间的非正常通道。病灶内的分泌物可经由瘘管流出。也作“瘺”。
3.中医指深部组织或淋巴结因感染或发炎,造成脓或分泌物由管道向身体表面流出或体内两个腔室相通。
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疒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66頁,第18字
同文書局本: 第779頁,第35字
標點整理本: 第734頁,第21字
音《唐韻》:力豆切;《集韻》、《韻會》:郎豆切,𡘋音屚。《說文》:腫也。一曰久創。《玉篇》:瘡也。《山海經》:半石之山,合水出于其隂,多鰧魚,食者不癰,可以已瘻。【註】瘻,癰屬也,中多有蟲。柳宗元〈捕蛇者說〉:可以已大風、拘攣、瘻、癘。
音又,《集韻》:力救切,音溜。又,龍遇切,音屢 —— 義𡘋同。
音又,《廣韻》:力朱切;《集韻》:龍珠切,𡘋音慺 —— 痀瘻,曲脊。
义《字彙》亦作瘺。
〔瘻〕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疒部。
〔瘻〕字拼音是lòu,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疒、婁。
〔瘻〕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lòu] ⑴ 〔~管〕身體內因發生病變而向外潰破所形成的管道,病灶裏的分泌物由此流出。⑵ 中醫指頸部生瘡,久而不愈,常出濃水。
卷别卷七下反切力豆切頁碼第246頁,第18字續丁孫
頸腫也。从𤕫婁聲。
卷别卷十四反切律豆反頁碼第630頁,第7行,第2字述
頸腫也。從疒婁聲。
卷别卷七下反切力豆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1395頁,第1字許惟賢第611頁,第1字
頸腫也。
段注《淮南・說山訓》。雞頭巳瘻。高注。瘻,頸腫疾也。雞頭,水中芡也。鍇本作頭腫。葢淺人恐與頸癅不別而改之。腫,癰也。頸腫卽《釋名》之癰㗋。
从𤕫。婁聲。
段注力豆切。四部。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483頁,第4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616頁,第3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472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310頁,第16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297頁,第9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071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826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3811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576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90頁,第23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305頁,第7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2508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7617頁【補遺】第17141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382頁,第3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648頁【崇文】第2589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000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七冊,第32頁,第2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728頁,第12字 |
英语:fistula, sore, ulcer, goiter
法语:ulcère purulent
汉 简 张家山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瘻,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Unihan编码U+763B,拼音是(lòu),疒部,共16画,半包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