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 昜的意思




    拼音:yang 声调:yáng 怎么读昜朗读
    总笔画:9 画 部首:日 部
    部外笔画:5 画 结构:上下结构
    五笔:JGQR 仓颉:AMSH
    郑码:KARO 四角:60227
    统一码:5
    笔顺:[251113533] 竖、横折、横、横、横、撇、横折钩、撇、撇

    昜的笔顺写法分步演示


    基本解释


    古同“”。

    详细解释


    阳的古字。

    《说文解字•勿部》“”字•清•段玉裁•注:“此阴阳正字也。阴阳行而侌昜废矣。”

    1.”的古字。

    2.台⃝姓。

    昜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上 部首:日部

    武英殿刻本: 第1175頁,第14

    同文書局本: 第492頁,第17

    標點整理本: 第438頁,第17

    唐韻》:與章切;《集韻》:余章切;《正韻》:移章切,𡘋音陽。說文》:開也。从日、一、勿。一曰飛揚;一曰長也;一曰彊者,衆貌。

    又,《佩觽集》:光也。

    又,《前漢・地理志》:交趾郡曲昜縣。【師古註】昜,古陽字。

    注解

    〔昜〕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上,康熙部首是日部

    〔昜〕字拼音是yá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旦、勿

    〔昜〕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áng] ⑴ 古同“阳”。

    昜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九下反切與章切頁碼314頁,第9

    昜開也。从日、一、勿。一曰飛揚。一曰長也。一曰彊者眾皃。

    附注段玉裁注:「此陰陽正字也。陰陽行而侌昜廢矣。」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从日在丂上(丂為柯之初文),會旭日初昇之形。西周金文或加二至三斜筆為飾。」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八反切猶良反頁碼780頁,第4行,第2

    昜開也。從日、一、勿。一曰飛揚;一曰長;一曰強者衆皃。

    鍇注臣鍇曰:「日,所以開明;勿,旌旗得風開展;一,所以開也。會意。」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九下反切與章切古音第十部頁碼1813頁,第2許惟賢792頁,第6

    昜開也。

    段注此陰陽正字也。陰陽行而侌昜廢矣。闢戸謂之乾。故曰開也。

    从日一勿。

    段注从勿者,取開展意。與章切。十部。

    一曰飛揚。一曰長也。一曰彊者眾皃。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陰陽之正字。飛揚亦當作昜。

    彊者衆貌,《莊子》云「天地之彊昜氣也」。

    此陰陽之正字。勿,旗也,古旗比雲,即雲開見日,故訓開。飛揚亦=昜,以从勿(?)也。

    陰陽之正字。勿,旗也。古旗比雲,即雲開見日,故訓開。飛揚亦當作昜,以从勿也。

    白话解释

    昜,表示敞亮。字形采用“日”、“一”、“勿”会义。有一种说法是,“昜”表示飞扬。有一种说法是,“昜”表示漫长。还有一种种说法是,“昜”像四疆大地照耀在太阳下的样子。

    昜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20頁,第9字
    2陳昌治本第784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599頁
    4說文校箋第402頁,第17字
    5說文考正第377頁,第1字
    6說文今釋第1357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2314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466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004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45頁,第19字
    11標注說文第390頁,第4字
    12說文注箋第3231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9413頁【補遺】第17428頁
    14通訓定聲第3517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815頁【崇文】第3257頁
    16說文句讀第1291頁
    17說文新證第730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395頁,第1字
    19古字詁林第八冊,第359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900頁,第1字

    昜字的翻译


    英语:to open out, to expand; bright, glorious

    昜的字源字形


    昜(甲骨文·商·宾组) 甲骨文 宾组

    昜(金文·西周·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昜(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昜(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昜(金文·西周·西周晚期或春秋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或春秋早期

    昜(金文·春秋·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昜(玉书·春秋·侯马盟书) 春秋 玉书 侯马盟书

    昜(金文·战国·战国晚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昜(金文·战国·战国) 战国 金文 战国

    昜(简·楚〔战国〕·包山) 楚〔战国〕 包山

    昜(简·楚〔战国〕·仰天湖) 楚〔战国〕 仰天湖

    昜(简·楚〔战国〕·天星观) 楚〔战国〕 天星观

    昜(简·楚〔战国〕·望山) 楚〔战国〕 望山

    昜(简·楚〔战国〕·子弹库) 楚〔战国〕 子弹库

    昜(简·楚〔战国〕·九店) 楚〔战国〕 九店

    昜(简·楚〔战国〕·郭店) 楚〔战国〕 郭店

    昜(简·楚〔战国〕·新蔡葛陵) 楚〔战国〕 新蔡葛陵

    昜(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昜(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昜(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昜(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昜(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昜(传抄·宋·三体阴符经) 传抄 三体阴符经

    昜(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昜(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