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唇外的牙齒。~牙。
动
◎牙齿突露。
《玉篇•齿部》:“龅,露齿。”《资治通鉴•卷二六八•后梁纪三•均王干化三年》:“蜀太子元膺,豭喙龅齿,目视不正。”
◎(一)之读音。
◎(牙齿)突露。
龅牙。
卷别 :正文・亥集下 部首:齒部
武英殿刻本: 第3673頁,第7字
同文書局本: 第1533頁,第7字
標點整理本: 第1535頁,第26字
音《玉篇》:步交切;《集韻》:蒲交切,𡘋音庖。《玉篇》:齒露也。
〔齙〕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下,康熙部首是齒部。
〔齙〕字拼音是bā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齒、包。
〔齙〕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bāo] ⑴ 突出唇外的牙齒
英语:projecting teeth
法语:dent saillante
齙,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Unihan编码U+9F59,拼音是(bāo),齒部,共20画,左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