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横贯鼎耳用以扛鼎的棍形工具。
《说文解字•金部》:“铉,所以举鼎也。”《易经•鼎卦•六五》:“鼎黄耳金铉。”唐•孔颖达•正义:“铉,所以贯鼎而举之。”
1.古代横贯鼎耳,用以抬起鼎的器具。
2.姓。
卷别 :正文・戌集上 部首: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115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1300頁,第19字
標點整理本: 第1288頁,第18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戸畎切,音泫。《說文》:舉鼎也。《易・鼎卦》:六五,鼎黃耳金鉉,利貞。【疏】鉉,所以貫鼎而舉之也。
音又,《集韻》:涓熒切 —— 與扃通。《儀禮・士冠禮》:設扃鼏。【鄭註】扃,古螢反 —— 今文扃爲鉉。陸德明《音義》:扃,鼎扛也。又,〈士喪禮〉:右人抽扃。〈士虞禮〉:左人抽扃。【註】扃,卽鉉字。
音又,《集韻》:居閑切,音閒。又,姑還切,音關。又,圭懸切,音涓 —— 義𡘋同。
音又,《字彙補》:讀作弦。《戰國策》:矛戟折,鐶鉉絕。
音又,《韻補》叶音焄。蔡邕〈楊司空𥓓詞〉:包羅五典,本根道眞;頻歷卿校,五登鼎鉉。
音又,叶音懸。史孝山〈出師頌〉:鼓無停響,旗不暫褰;澤霑荒遐,功銘鼎鉉。
〔鉉〕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上,康熙部首是金部。
〔鉉〕字拼音是xuà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釒、玄。
〔鉉〕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uàn] ⑴ 古代舉鼎器具,狀如鉤,銅制,用以提鼎兩耳。⑵ 比喻三公之類重臣。⑶ 通“弦”。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胡犬切頁碼第465頁,第21字續丁孫
舉鼎也。《易》謂之鉉,《禮》謂之鼏。从金玄聲。
附注段玉裁改「舉鼎」作「所以舉鼎」。
卷别卷二十七反切預顯反頁碼第1090頁,第4行,第1字述
舉鼎具也。從金玄聲。《易》謂之鉉,《禮》謂之鼏。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胡犬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2816頁,第6字許惟賢第1225頁,第3字
所㠯舉鼎也。
段注所以二字今補。汲古閣於舉鼎下增具字。今刪正。《手部》曰:扛,橫關對舉也。謂橫關於㒳耳。露其耑以㒳手對舉之。非是則難扛也。
从金。玄聲。
段注胡犬切。十二部。按易音義有古冥古螢二反。則讀同扃。
易謂之鉉。禮謂之𠕪。
段注𠕪音扃。與鼏音蜜,畫然二物二事。易謂之鉉者,《周易・鼎》六五鼎黃耳金鉉,上九鼎玉鉉是也。古說皆云鉉貫於耳。顔師古獨云鉉者鼎耳,非鼎扃也。其說甚誤。易言黃耳金鉉,則耳與鉉非一物明矣。云禮謂之𠕪者,《士冠禮》設扃鼏。鄭注。今文扃爲鉉。古文鼏爲密。一部皆然。《攷工記・匠人》亦作扃。許所見《禮經》扃作𠕪。卽《鼎部》所云橫關鼎耳而舉之者也。𠕪與扃皆以郊冂之冂爲聲。扃訓外閉之關。音義皆同。若鼏則訓鼎葢。古音如密。今音如𧠨。說詳《鼎部》。許引易,禮以博異名。猶《土部》堋下云禮謂之封,《周官》謂之窆也。凡單言禮者,皆謂《禮經》。今之《儀禮》也。據鄭則禮今文爲鉉矣。許何以鉉專系易也。許於《禮經》之字,古文是者則從古文。今文是者則從今文。此從古文作𠕪。故曰禮謂之𠕪也。如《士喪禮》今文銘皆爲名。從今文。故不錄銘字。《聘禮》、《士喪禮》今文赴作訃。從古文。故《言部》不錄訃字。《士虞》、《少牢》、《特牲》古文酳皆作𨟴。許从古文。故《酉部》不錄酳字。《旣夕禮》今文窆爲封。從今文。則以窆專系《周官》也。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923頁,第15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187頁,第8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883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618頁,第10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553頁,第12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2053頁,第5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3425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6873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937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369頁,第4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595頁,第4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4900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3514頁【補遺】第18030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3378頁,第3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225頁【崇文】第4897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2029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十冊,第520頁,第4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1280頁,第1字 |
英语:device for carrying a tripod
德语:Xuan (Eig, Fam)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鉉,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Unihan编码U+9249,拼音是(xuàn),金部,共13画,左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