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 瘤的意思




    拼音:liu 声调:liú 怎么读瘤朗读
    总笔画:15 画 部首:疒 部
    部外笔画:10 画 结构:半包围结构
    五行:火 造字法:形声字
    五笔:UQYL 仓颉:KHHW
    郑码:TRYK 四角:00162
    中文电码:4058 区位码:3386 统一码:10
    笔顺:[413413545325121] 点、横、撇、点、提、撇、竖提、点、横折钩、撇、竖、横折、横、竖、横

    瘤的笔顺写法分步演示


    基本解释


    身体组织增殖生成的赘生物,多由刺激或微生物寄生而起。~子。肉~。肿~。根~。~胃(反刍动物的胃的一部分)。

    详细解释


    名词

    1.瘤子,身体组织增生形成的赘生物,多由刺激或微生物寄生而起。分癌瘤、肉瘤、淋巴瘤、血管瘤、脂瘤和骨瘤等。

    tumor;

    瘤,肿也。从疒,留声。 —— 《说文》肉凸曰瘤。 —— 《通俗文》瘤,息肉也。 —— 《声类》瘤,小肿也。 —— 《三苍》

    瘤牛;瘤赘(体表或筋骨间增生的肉疙瘩)

    2.树木干、根外皮隆起的块状物 。

    verruca;

    瘤瘿(树木外皮隆起的块状物)

    皮肤表面或筋骨之间的赘生物。

    《晋书•卷五九•赵王伦传》:“伦目上有瘤,时以为妖焉。”

    肉瘤、肿瘤。

    皮肤表面或身体内部组织长出的肿块。

    瘤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疒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63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778頁,第18

    標點整理本: 第733頁,第4

    正字通》:俗癅字。

    注解

    〔瘤〕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疒部

    〔瘤〕字拼音是liú,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疒、留,五行属

    〔瘤〕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liú] ⑴ 身体组织增殖生成的赘生物,多由刺激或微生物寄生而起

    瘤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七下反切力求切頁碼246頁,第30

    異體

    癅腫也。从𤕫畱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四反切力輈反頁碼632頁,第6行,第2

    癅腫也。從疒畱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七下反切力求切古音第三部頁碼1397頁,第1許惟賢612頁,第1

    癅腫也。

    段注《釋名》曰:癅,流也。流聚而生腫也。

    𤕫。畱聲。

    段注力求切。三部。

    瘤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83頁,第16字
    2陳昌治本第617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473頁
    4說文校箋第311頁,第7字
    5說文考正第297頁,第20字
    6說文今釋第1072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1829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3817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579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90頁,第34字
    11標注說文第305頁,第18字
    12說文注箋第2512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7626頁【補遺】第17141頁
    14通訓定聲第949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649頁【崇文】第2593頁
    16說文句讀第1001頁
    17古字詁林第七冊,第38頁,第3字
    18古字釋要第729頁,第10字

    瘤字的翻译


    英语:tumor, lump, goiter

    德语:Geschwulst, Tumor (S)​, Wucherung (S)

    瘤的字源字形


    瘤(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瘤(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瘤(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