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饭或衣物的方形竹器。
名词
1.形声。从竹,司声。本义:一种盛饭食或衣物的竹器。
2.同本义。
bamboo-plaited basket or suitcase;
笥,盛食器也。 —— 《说文》不见辒车,见有奉笥而与李氏语者。 —— 《韩非子·内储说上》晔为市吏,馈饵一笥,帝德之不忘。 —— 《后汉书·酷吏传》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 《庄子·秋水》
笥箧(竹制的匣子)
3.铠甲一类的防护物。
armor;
材官驺发,矢道同的,则匈奴之革笥木荐弗能支也。 —— 《汉书》
动词
◎装;藏 load今夫考居室必以闳门丰屋为美,笥衣裳必以文章遒泽为甲。——唐· 刘禹锡《论书》
名
1.以竹、苇编成,用来放衣物或食物的方形箱子。
《说文解字•竹部》:“笥,饭及衣之器也。”《书经•说命中》:“惟衣裳在笥,惟干戈省厥。”
2.书箱。
《晋书•卷三五•裴秀传•赞曰》:“巨鹿自然,亦云经笥。”宋•陆游〈晚晴〉诗:“润侵书笥深防蠹,暖彻衣篝剩得香。”
1.古代盛饭食或衣物的方形箱笼类竹器。
2.书箱。
经笥、书笥。
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04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880頁,第17字
標點整理本: 第840頁,第17字
音《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相吏切,音伺。《說文》:飯及衣之器也。《書・說命》:惟衣裳在笥。《禮・曲禮》:苞苴簞笥。【註】圓曰簞,方曰笥。《儀禮・大射儀》:小射正奉,決拾以笥。【註】笥,萑葦器。
义又,山名。《水經注》:屈潭之左有玉笥山。
音又,《集韻》:新兹切,音思;想止切,音枲 —— 義𡘋同。
〔笥〕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笥〕字拼音是sì,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司,五行属木。
〔笥〕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竹,司声。本义是一种盛饭食或衣物的竹器。
〔笥〕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ì] ⑴ 盛饭或衣物的方形竹器。
卷别卷五上反切相吏切頁碼第143頁,第18字續丁孫
飯及衣之器也。从竹司聲。
附注王筠句讀依玄應《一切經音義》引《說文》改為「笥,盛衣器也,亦盛食器也。」
卷别卷九反切息寺反頁碼第367頁,第3行,第1字述
飯及衣之器也。從竹司聲。
鍇注臣鍇按:《尚書》曰:「惟衣裳在笥。」《漢書》曰:「餅一笥。」
卷别卷五上反切相吏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768頁,第2字許惟賢第342頁,第7字
飯及衣之器也。
段注《禮記・曲禮》注曰:圓曰簞。方曰笥。《禮經・士冠禮》注曰:隋方曰篋。許曰:簞,笥也。又《匚部》曰:匧,笥也。許渾言之。鄭別言之也。《曲禮》注曰:簞笥,盛飯食者。此飯器之證。《禮記》引兊命曰:惟衣裳在笥。此衣器之證。
从竹。
段注《大射儀》曰:小射正奉決拾以笥。注。笥,萑葦器。按此葢笥之小者也。大者以竹爲之。
司聲。
段注相吏切。一部。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283頁,第13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379頁,第7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293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189頁,第3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177頁,第12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638頁,第3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126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2591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934頁,第3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14頁,第4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186頁,第7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1475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4847頁【補遺】第16713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662頁,第1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383頁【崇文】第1529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568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四冊,第654頁,第1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462頁,第10字 |
英语:a hamper, wicker basket
德语:behindern, hemmen
法语:récipient carré en bambou pour la nourriture ou les vêtements
秦 简 岳麓书院
秦 简 里耶
汉 简 张家山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笥,通用规范汉字,二级汉字,序号4899,拼音是(sì),⺮部,共11画,形声字,上下结构,五行属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