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 逦的意思




    拼音:li 声调:lǐ 怎么读逦朗读
    总笔画:10 画 部首:辶 部
    部外笔画:7 画 结构:半包围结构
    五行:火 造字法:形声字
    五笔:GMYP 仓颉:YMBB
    郑码:WALL 四角:31302
    中文电码:6710 区位码:6946 统一码:7
    笔顺:[1254254454] 横、竖、横折钩、点、竖、横折钩、点、点、横折折撇、捺

    逦的笔顺写法分步演示


    基本解释


    〔迤( yǐ )~〕见“迤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形声。从辵( chuò ),表示与行走有关,丽声。本义:逦迤:曲折连绵。也作“迤逦”) 同本义 。

    continuous and meandering;

    逦倚(逦迤;崎岖不平,连续不断的样子);逦连(连续不断的样子。

    逦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辵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34頁,第24

    同文書局本: 第1267頁,第37

    標點整理本: 第1251頁,第39

    唐韻》:力紙切;《集韻》、《韻會》:輦尒切;《正韻》:良以切,𡘋音里。說文》:行邐邐也。集韻》:邐迆,旁行連延也。

    注解

    〔邐〕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辵部

    〔邐〕字拼音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辶、麗

    〔邐〕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lǐ] ⑴ 见“逦”。

    逦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下反切力紙切頁碼53頁,第27

    邐行邐邐也。从辵麗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四反切略迆反頁碼155頁,第3行,第3

    邐行邐邐。從辵麗聲。

    鍇注臣鍇曰:「漸迂邪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下反切力紙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287頁,第4許惟賢128頁,第10

    邐行邐邐也。

    段注邐邐,縈紆皃。

    从辵。麗聲。

    段注力紙切。十六部。

    邐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02頁,第17字
    2陳昌治本第152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128頁
    4說文校箋第72頁,第7字
    5說文考正第67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230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407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1012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350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41頁,第33字
    11標注說文第72頁,第12字
    12說文注箋第551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2500頁
    14通訓定聲第2012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54頁【崇文】第613頁
    16說文句讀第206頁
    17古字詁林第二冊,第397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192頁,第1字

    逦字的翻译


    英语:meandering, winding

    德语:biegend, kurvenreich

    法语:sinueux, tortueux

    逦的字源字形


    逦(金文·商·商) 金文

    逦(金文·西周·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逦(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逦(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逦(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逦(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