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 頾的意思



    頾

    拼音:zi 声调:zī 怎么读頾朗读
    总笔画:18 画 部首:頁 部
    部外笔画:9 画 结构:上下结构
    五笔:EDMX 仓颉:HCYMP
    郑码:PDIR 四角:21112
    统一码:9
    笔顺:[333132511134212135] 撇、撇、撇、横、撇、竖、横折、横、横、横、撇、点、竖、横、竖、提、撇、竖弯钩

    基本解释


    古同“”。

    頾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下 部首:頁部

    武英殿刻本: 第3366頁,第8

    同文書局本: 第1405頁,第25

    標點整理本: 第1398頁,第30

    唐韻》:卽移切;《集韻》:將支切,𡘋音貲。說文》:口上須也。从須,此聲。徐鉉曰:今俗別作髭,非是。

    注解

    〔頾〕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下,康熙部首是頁部

    〔頾〕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須、此

    〔頾〕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ī] ⑴ 古同“髭”。

    頾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九上反切卽移切頁碼296頁,第3

    異體

    頿口上須也。从須此聲。

    鉉注臣鉉等曰:今俗別作髭,非是。

    附注《說文新證》:「初文从大,象口上有毛;金文加『此』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七反切即冝反頁碼739頁,第7行,第1

    頿口上須也。從須此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九上反切卽移切古音第十五、十六部頁碼1693頁,第2許惟賢742頁,第3

    頿口上須也。

    段注在口上,在頰亦得名須。而正名百物則曰頾,曰𩒹。《左傳》曰:至於靈王。生而有頾。是爲頾王。《釋名》曰:髭,姿也。爲姿容之美也。

    从須。此聲。

    段注卽移切。十五十六部。或作髭。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須(口下),頾(口上),䫇(連鬢)。

    頿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81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738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563頁
    4說文校箋第377頁,第11字
    5說文考正第354頁,第8字
    6說文今釋第1276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2191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4418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889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30頁,第7字
    11標注說文第367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3051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8920頁【補遺】第17352頁
    14通訓定聲第2347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763頁【崇文】第3049頁
    16說文句讀第1206頁
    17說文新證第704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372頁,第4字
    19古字詁林第八冊,第52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851頁,第1字

    頾字的翻译


    英语:beard

    頾的字源字形


    頾(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頾(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頾(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頾(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