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甘美:“伐木许许,酾酒有~。”
◎〔𧄔~〕即“薯蓣”。古书上亦泛指薯蓣科植物。
◎姓。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41頁,第1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63頁,第34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34頁,第6字
音《唐韻》:徐呂切,音序。《詩・小雅》:釃酒有藇。【傳】美貌。
音又,以諸切,音余 —— 芞藇,香草。
音又,羊洳切,音豫 —— 藷藇。見藷字註。
音又,余呂切,音與 —— 蕃蕪也。
音又,相居切,音胥 —— 人姓。《通志・氏族略》:見《姓苑》,望出吳郡。
〔藇〕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藇〕字是多音字,拼音是xù、yù、xū,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與。
〔藇〕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ù] ⑴ (酒)甘美:“伐木许许,酾酒有~。”㈡ [yù] ⑴ 〔𧄔~〕即“薯蓣”。古书上亦泛指薯蓣科植物。㈢ [xū] ⑴ 姓。
英语:fine
德语:schön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藇,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Unihan编码U+85C7,多音字,拼音是(xù、yù 或 xū),艹部,共16画,上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