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别 :正文・戌集上 部首: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108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97頁,第16字
標點整理本: 第1285頁,第14字
音《唐韻》:以遮切;《集韻》、《韻會》:余遮切;《正韻》:于遮切,𡘋音𫆀。《說文》:鏌釾,吳神劒名也。
义又,通作邪。《前漢・賈誼傳》:莫邪爲鈍兮,鈆刀爲銛。【應劭註】莫邪,吳大夫也,作寶劒,因以冠名。
义又,通作𫆀。《荀子・議兵篇》:莫𫆀長刃利鋒。
义《集韻》亦作鋣、鎁。
〔釾〕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上,康熙部首是金部。
〔釾〕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é、yá,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釒、牙。
〔釾〕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é] ⑴ 古同“鋣”。㈡ [yá] ⑴ 化学元素“锿”的旧译。
英语:(same as U+92E3) name of a double-edged sword, (simplified form U+91FE) a chemical element (U+9384) (Es)
䥺,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Unihan编码U+497A,拼音是(yé),钅部,共12画,形声字,左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