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拼音cuì。
2.放逐。
3.塞外道。
卷别 :正文・寅集上 部首:宀部
武英殿刻本: 第689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292頁,第1字
標點整理本: 第229頁,第16字
音《唐韻》:蟲最切;《集韻》:取外切,𡘋音襊。《說文》:塞也。从宀,𠭥聲。唐陸贄〈關中事狀〉:儻有賊臣蹈㝮。【註】塞外道。
〔㝮〕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上,康熙部首是宀部。
〔㝮〕字拼音是cuì,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宀、𠭥。
卷别卷七下反切麤最切頁碼第242頁,第3字續丁孫
異體𥨒
塞也。从宀𠭥聲。讀若《虞書》曰「㝮三苗」之「㝮」。
卷别卷十四反切麤最反頁碼第618頁,第4行,第3字述
塞也。從宀𠭥聲。讀若《虞書》『㝮三苗』之㝮。
鍇注臣鍇曰:「今《尚書》作『竄三苗』。」
卷别卷七下反切麤冣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365頁,第5字許惟賢第598頁,第7字
塞也。
段注《廣雅》㝮塞也本此。陸䞇關中事狀。倘有賊臣盗㝮。
从宀。𠭥聲。
段注麤冣切。十五部。
讀若《虞書》曰:
段注《虞書》當作《唐書》。見《禾部》稘下。
竄三苗之竄。
段注二竄,本皆作㝮。妄人所改也。今正。《說文》者,說字之書。凡云讀若例不用本字。倘《尙書》作㝮。又不當言讀若也。改此者直疑竄七亂反與㝮音殊。不知易訟《象傳》,宋玉《高唐賦》,班固《西都賦》,魏大饗碑,張協《七命》,潘岳《西征賦》,呂忱《字林》竄皆音七外反。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473頁,第9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604頁,第7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464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303頁,第11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291頁,第11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050頁,第2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790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3754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543頁,第3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86頁,第23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298頁,第15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2459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7489頁【補遺】第17125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479頁,第4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636頁【崇文】第2541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979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六冊,第856頁,第1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715頁,第2字 |
英语:to exile; to banish, beyond the borders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㝮,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Unihan编码U+376E,拼音是(cuì),宀部,共15画,上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