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 荑的意思




    拼音:ti 声调:yí,tí 怎么读荑朗读
    总笔画:9 画 部首:艹 部
    部外笔画:6 画 结构:左右结构
    五行:木 造字法:形声字
    五笔:AGXW 仓颉:TKN
    郑码:EGYZ 四角:44802
    中文电码:5434 区位码:6072 统一码:6
    笔顺:[122151534] 横、竖、竖、横、横折、横、竖折折钩、撇、捺

    荑的笔顺写法分步演示


    基本解释


    割除田里的野草,引申为削平。芟~。

    茅草的嫩芽。手如柔~。

    草木初生的嫩芽。丹~。

    一种似稗的杂草,通“不如~稗。

    详细解释


    动词

    1.割去田地里的野草。

    clear the field of weeds; weed;

    凡稼泽,夏以殄草而芟荑之。 —— 《周礼》

    2.另见 tí。

    名词

    1.形声。从艸,夷声。本义:茅草的嫩芽。

    2.同本义,引申之为草木嫩芽。

    tender bud;

    荑,荑草也。 —— 《说文》。按,茅之初生也。自牧归荑。 —— 《诗·邶风·静女》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 《诗·卫风·硕人》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 —— 《孟子·告子上》荑者,茅始熟中穰也,既白且滑。 —— 《风俗通》

    荑英(新生的草);荑杨(新生的杨树)

    3.通“”。草名。一种像稗子的草。

    a kind of grass which is like barnyard grass;

    炳复次禁枯树,树即生荑。 —— 《后汉书·方术传》生繁华于枯荑。 —— 《晋书·元帝纪》

    荑枯(即“枯杨生稊”之意。喻绝处逢生;起死回生);荑稗(荑、稗为二草名,似禾,实比谷小,亦可食)

    动词

    1.发芽。

    germinate;

    草陆生曰荑。 —— 《通俗文》陵罔掇丹荑。 —— 郭璞《游仙诗》原隰荑绿柳,墟囿散红桃。 —— 《文选·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一首》

    2.另见 yí。

    1.草木初生时的嫩芽。

    《文选•郭璞•游仙诗七首之一》:“临源挹清波,陵冈掇丹荑。”唐•白居易〈东墙夜合树去秋为风雨所摧今年花时怅然有感〉诗:“碧荑红楼今何在?风雨飘将去不回。”

    2.借指女子柔细的手。

    柔荑、香荑。

    除去田里的野草。

    《周礼•地官•稻人》:“凡稼泽夏以水殄草而芟荑之。”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卷八•周礼音义上》:“荑,音夷。”

    1.〈书〉草木初生的嫩芽、嫩叶。

    草木荑,生可食(《管子‧度地》)。

    2.〈书〉像禾苗一样的草。

    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茍为不熟,不如荑稗(《孟子‧告子上》)。

    〈书〉除掉。

    凡稼泽,夏以水殄草而芟荑之(《周礼‧地官‧稻人》)。

    荑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468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1031頁,第7

    標點整理本: 第999頁,第5

    廣韻》:杜奚切;《集韻》、《韻會》:田黎切,𡘋音啼。玉篇》:始生茆也。詩・邶風》:自牧歸荑。〈衞風〉:手如柔荑。

    又,草木初生貌。晉書・郭璞傳》:蘭荑爭翹。謝靈運詩:草木荑綠柳。

    又,草也。孟子》:苟爲不熟,不如荑𥟑。通作稊。

    又,《廣韻》:以脂切;《集韻》:延知切,𡘋音夷。爾雅・釋草》:莁荑,蔱蘠。【註】莁荑,草名,一名白蕢。

    又,芟刈曰荑。周禮・地官》:凡稼澤,以水殄草而芟荑之。

    或作䄺。

    注解

    〔荑〕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荑〕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í、tí,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艹、夷,五行属

    〔荑〕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艸,夷声。本义是茅草的嫩芽。

    〔荑〕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í] ⑴ 割除田里的野草,引申为削平 [tí] ⑴ 茅草的嫩芽⑵ 草木初生的嫩芽⑶ 一种似稗的杂草,通“稊”

    荑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一下反切杜兮切頁碼18頁,第30

    荑艸也。从艸夷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反切敵圭反頁碼72頁,第7行,第1

    荑艸也。從艸夷聲。

    鍇注臣鍇按:邱遲詩:「輕荑承玉輦。」荑,初生草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一下反切杜兮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05頁,第5許惟賢45頁,第10

    荑艸也。

    段注鍇本作荑。夷聲。鉉本作𦯔。今鉉本篆體尙未全誤。攷《廣韵》、《玉篇》、《類篇》皆本《說文》云𦯔,艸也。知《集韵》合𦯔荑爲一字之誤矣。荑見詩。茅之始生也。

    从艸。弟聲。

    段注杜兮切。十五部。

    荑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4頁,第11字
    2陳昌治本第57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63頁
    4說文校箋第24頁,第7字
    5說文考正第20頁,第21字
    6說文今釋第71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128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31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08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3頁,第30字
    11標注說文第22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203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1528頁【補遺】第16212頁
    14通訓定聲第2254頁,第1字
    15通訓定聲第2312頁,第2字
    16說文義證第59頁【崇文】第233頁
    17說文句讀第69頁
    18古字詁林第一冊,第408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67頁,第14字

    荑字的翻译


    英语:sprouts; tares

    德语:ausscheiden, aussondern

    法语:couper, pousse, herbe, gazon

    荑的字源字形


    荑(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荑(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荑(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荑(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荑(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荑,通用规范汉字,二级汉字,序号4110,多音字,拼音是(yí 或 tí),艹部,共9画,形声字,左右结构,五行属木。

按首字母搜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笔画数搜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3 44 46 48 52 64
大家正在查
譬的意思
桡的意思
爱的意思
简的意思
虻的意思
愒的意思
嗄的意思
锅的意思
做的意思
𥙀的意思
阿的意思
逃的意思
𦖸的意思
𧐈的意思
㯶的意思
𫟽的意思
朡的意思
繓的意思
佇的意思
𦥯的意思
字的意思
𣝸的意思
䐢的意思
龰的意思
斵的意思
刺的意思
㑅的意思
唑的意思
𥽿的意思
䵴的意思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