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参差不齐。
卷别 :正文・亥集下 部首:齒部
武英殿刻本: 第3678頁,第16字
同文書局本: 第1535頁,第24字
標點整理本: 第1538頁,第20字
古文: 𪙐
音《唐韻》:楚宜切,音差。《說文》:齒參差。
音又,《廣韻》:昨何切;《集韻》、《韻會》、《正韻》:才何切,𡘋音醝。《玉篇》:齒齹跌者。《正韻》:齒不齊也。
音又,《正韻》:齹,齒本。
义又,人名。《左傳・昭十六年》:子齹賦〈野有蔓草〉。【杜註】子齹,子皮之子嬰齊也。
音又,《集韻》:仕知切,音鮆。又,倉何切,音蹉 —— 義𡘋同。
〔齹〕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下,康熙部首是齒部。
〔齹〕字拼音是cī,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差、齒。
〔齹〕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ī] ⑴ 牙齿参差不齐。
卷别卷二下反切楚宜切頁碼第58頁,第26字續丁孫
異體𪙉、齹
齒參差。从齒𢀩聲。
附注《說文繫傳》:「齹,齒參差。从齒,差聲。」《集韻・支韻》:「𪙉,亦書作齹。」
卷别卷四反切楚冝反頁碼第169頁,第7行,第2字述
齒參差。從齒差聲。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114頁,第10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68頁,第7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139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80頁,第8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76頁,第11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261頁,第5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452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1121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395頁,第3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47頁,第2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81頁,第2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611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2674頁【補遺】第16387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965頁,第3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70頁【崇文】第677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230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二冊,第564頁,第4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220頁,第12字 |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齹,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Unihan编码U+9F79,拼音是(cī),齒部,共24画,上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