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1.皮肉破损的地方。
他腿上有一处伤。
2.姓。如春秋时宋国有伤省。
动
1.受伤、使受伤。
《左传•成公二年》:“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史记•卷三一•吴太伯世家》:“越因伐吴,败之姑苏,伤吴王阖庐指,军却七里。”
2.耗损、毁坏。
伤身、伤神、伤脑筋。
3.妨碍。
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一六首之一六:“济水澄而洁,河水浑而黄,交流列四渎,清浊不相伤。”
无伤大雅。
4.毁谤。
《吕氏春秋•离俗览•举难》:“人伤尧以不慈之名。”
出口伤人。
5.悲痛,使忧心悲痛。
《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隋书•卷七○•李密传》:“柴孝和溺死于洛水,密甚伤之。”
伤别、伤恸、伤兮感旧。
1.人或物受到损害的地方。
创伤、伤口、伤势、疗伤止痛。
2.伤害;损坏。
伤身、伤神、伤眼力、伤脑筋。
3.(言语)毁谤;得罪。
出口伤人。
4.妨碍。
无伤大雅。
5.忧心悲痛。
伤别、伤感、悲伤、忧伤。
6.姓。
卷别 :正文・子集中 部首:人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4頁,第9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5頁,第1字
標點整理本: 第39頁,第22字
音《唐韻》:式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尸羊切,𡘋音商 —— 痛也。《爾雅・釋訓》:憂思也。《詩・周南》:維以不永傷。〈小雅〉:我心憂傷。
义又,創也、損也。《書・說命》:若跣勿視地,厥足用傷㊟〔「若跣勿視地」之「勿」,原文作「弗」〕。
义又,毀傷也。《禮・緇衣》:心以體全,亦以體傷。
义又,戕害也。《左傳・僖二十二年》:君子不重傷。
义又,姓。《左傳》傷省,宋人。
义又,《諡法》:未家短折曰傷。
音又,叶式亮切 —— 同「慯」。張衡〈四愁〉詩:路遠莫致倚愁悵,何爲懷憂心煩傷。
〔傷〕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中,康熙部首是人部。
〔傷〕字拼音是shā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亻、𬀷。
〔傷〕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hāng] ⑴ 见“伤”。
卷别卷八上反切少羊切頁碼第264頁,第23字續丁孫
創也。从人,𥏻省聲。
卷别卷十五反切式陽反頁碼第680頁,第4行,第1字述
創也。從人,𥏻省聲。
卷别卷八上反切式羊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1521頁,第3字許惟賢第668頁,第2字
創也。
段注刃部曰:刅,傷也。二字爲轉注。《山海經》謂木朿爲傷。
从人。𥏫省聲。
段注各本作殤省聲。殤下又云傷省聲。二字𠅩先後乎。今更正曰𥏫省。與殤觴同。式羊切。十部。
創也。引申為可傷。
伤,创伤。字形采用“人”作边旁,采用省略了“矢”的“”作声旁。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二例,前者作,由「人」、「昜」二字構成。當是從人、昜聲。從人,示人之創傷。從昜,聲符,注明音讀。後例作,由「人」、「」二字構成。「」乃「?」之省,聲符,兼表義。?,本義為受矢所傷,會人?二字得創傷之義。篆文作,承自戰國文字第二例。隸書、楷書承之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520頁,第13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667頁,第5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507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339頁,第3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320頁,第9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158頁,第2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980頁,第3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4086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712頁,第3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206頁,第28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332頁,第10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2732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8172頁【補遺】第17223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3528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702頁【崇文】第2805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087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343頁,第1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七冊,第395頁,第2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781頁,第2字 |
英语:wound, injury; fall ill from
德语:Verletzung; Wunde (S, Med), schaden, verletzen, verwunden (V), verletzt, verwundet, geschädligt (Adj)
法语:blesser, nuire à, blessure
秦 简 放马滩
秦 简 睡虎地
秦 简 岳麓书院
秦 简 龙岗
汉 简 张家山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傷,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Unihan编码U+50B7,拼音是(shāng),亻部,共13画,左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