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 𩵮的意思



    𩵮

    拼音:sha 声调:shā,xiǎo 怎么读𩵮朗读
    总笔画:15 画 部首:魚 部
    部外笔画:4 画 结构:上下结构
    五笔:ITQO 仓颉:FHNWF
    郑码:KOMR 统一码:4
    笔顺:[234335251214444]

    详细解释


    同“”。

    𩵮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中 部首:魚部

    武英殿刻本: 第3513頁,第11

    同文書局本: 第1467頁,第1

    標點整理本: 第1464頁,第2

    同「魦」。石鼓文》:澫澫又𩵮〈釋音〉:𩵮,今作鯊。

    注解

    𩵮〕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中,康熙部首是魚部

    𩵮〕字是多音字,拼音是shā、xiǎo,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少、魚

    𩵮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所加切頁碼388頁,第20

    異體𩵮

    魦魚名。出樂浪潘國。从𤋳,沙省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二反切所加反頁碼940頁,第7行,第1

    魦魚也。出樂浪潘國。從魚,沙省聲。

    鍇注臣鍇曰:「今沙魚皮有珠文,可飾刀劒靶。皮亦可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所加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2315頁,第2許惟賢1007頁,第6

    魦魦魚也。出樂浪潘國。从魚。沙省聲。

    段注《詩・小雅》有鯊。則爲中夏之魚。非遠方外國之魚明甚。葢詩自作沙字。吹沙小魚也。樂浪潘國之魚必出於海。自作魦字。其狀不可得而言也。或云卽鮫魚。然魦鮫二篆不相連屬也。所加切。十七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今魦魚翅為珍味,段氏以為其狀不可得而知,豈魚翅未曾吃過乎?

    今魦魚翅為珍味。段氏以為其狀不知,豈未曾吃過魚翅乎?

    魦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67頁,第9字
    2陳昌治本第980頁,第8字
    3黃侃手批第737頁
    4說文校箋第509頁,第7字
    5說文考正第461頁,第5字
    6說文今釋第1694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2866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5736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464頁,第5字
    10說文標整第305頁,第13字
    11標注說文第490頁,第2字
    12說文注箋第4078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1448頁【補遺】第17742頁
    14通訓定聲第1974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1014頁【崇文】第4053頁
    16說文句讀第1661頁
    17章授筆記第476頁,第11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395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1074頁,第12字

    𩵮的字源字形


    𩵮(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𩵮(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