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有绳索围绕于“弋”,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绳索捆束木桩,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次第”。本义:次第。
2.同本义。
order;
弟,韦束之次第也。 —— 《说文》乱必有弟。大乱五,小乱三。 —— 《吕氏春秋·原乱》
3.弟弟。
younger brother;
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 —— 《尔雅·释亲》如兄如弟。 —— 《诗·邶风·谷风》称小功以下为兄弟,大功以上为昆弟。 —— 《仪礼·丧服》联兄弟。 —— 《周礼·大司徒》。注:“兄弟婚姻嫁聚也。”
弟老的(排行最小的);弟郎(兄弟);弟兄相狱(兄弟相互诉讼);弟昆(弟兄);弟息(弟弟与儿子);弟道(做弟弟应遵守的道德标准)
4.泛指亲戚或亲族中辈分相同的而年纪较小的男子 。
cousin;
表弟;堂弟;弟长(年少者与年长者)
5.朋友相互间的谦称——多用于书信中 [used in place of “I”]。
小弟;愚弟。
6.门生;学生 。
disciple;
徒弟;弟子孩儿(骂人语。婊子养的,妓女生的孩儿)
7.古代亦称妹为弟。
younger sister;
弥子之妻与 子路之妻,兄弟也。 —— 《孟子》
动词
◎通“悌”。敬爱兄长 respect brother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 国有礼有乐,有诗有画,有善有修,有孝有弟,有廉有辩。——《商君书·去强》 能以事亲谓之孝,能以事兄谓之弟,能以事上谓之顺,能以使下谓之君。——《荀子·王制》 僚友称其弟也。——《礼记·曲礼上》
名
么弟、胞弟、令弟、舍弟。《左传•隐公元年》: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也称为弟弟。(2)称亲戚中同辈而年纪比自己小的男子。如:堂弟、表弟、妻弟、族弟。(3)古代亦称女子后生者为弟。即妹。《孟子•万章上》:于卫主雠由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史记•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樊哙,帝之故人也,功多,且及乃吕后弟吕媭之夫。(4)对同辈朋友的自称。如:愚弟、阁下海量,小弟自叹弗如!《红楼梦•第二回》:雨村忙亦笑问:『老兄何日到此,弟竟不知。』(5)称年少于己者的同辈朋友。如:仁弟、贤弟。
2.次序、等第。
《吕氏春秋•贵直论•原乱》:“乱必有弟:大乱五、小乱三。”《汉书•卷八三•朱博传》:“徙云阳、平陵县,以高弟入为长安令。”
3.门徒、学生。
唐•贾至〈工部侍郎李公集序〉:“可谓孔门之弟,洙泗遗徒。”
弟子、徒弟。
名
◎儒家称敬顺兄长、友爱兄弟的伦理道德为“弟”。
《礼记•大学》:“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
动
◎敬爱兄长。
《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副
◎但、且。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太史公曰》:“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
1.称呼家中比自己后出生的平辈男子。
么弟、胞弟、亲兄弟。
2.平辈亲戚中比自己年幼的男子。
表弟、堂弟、师兄弟、拜把兄弟。
3.对平辈的自谦之辞。
愚弟、感谢您帮小弟解惑。
4.学生;门徒。
徒弟、嫡传弟子。
5.姓。
◎同“悌”。
卷别 :正文・寅集下 部首:弓部
武英殿刻本: 第855頁,第13字
同文書局本: 第357頁,第17字
標點整理本: 第301頁,第17字
古文: 𠂖 、 𢦢
音《廣韻》:徒禮切;《集韻》、《韻會》、《正韻》:待禮切,𡘋第上聲。《說文》:朿韋之次第也。《釋名》:弟,第也,相次第而上也。《廣韻》:今爲兄弟字。《爾雅・釋親》:男子先生爲兄,後生爲弟。《書・君陳》:惟孝友于兄弟。
义又,與悌通。《廣雅》:弟,順也,言順於兄。《禮・曲禮》:僚友稱其弟也。
义又,易也。《廣韻》:愷悌,一作豈弟。《詩・齊風》:齊子豈弟。【傳】豈,樂也;弟,易也。
音又,《廣韻》:特計切;《集韻》、《韻會》、《正韻》:大計切,𡘋音第 —— 義同。〇【按】《集韻》以兄弟豈弟之弟爲上聲,孝弟之弟爲去聲,據《廣韻》薺霽二韻,弟俱訓兄弟,霽韻悌訓孝悌,又上聲。宋《禮部韻》悌訓愷悌,上去二聲通押。則兄弟豈弟孝弟,俱可通用上去二聲也。
〔弟〕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下,康熙部首是弓部。
〔弟〕字是多音字,拼音是dì、tì、tuí,独体字,可拆字为丷、𢎨,五行属火。
〔弟〕字造字法是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有绳索围绕于“弋”,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绳索捆束木桩,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次第”。本义是次第。
〔弟〕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dì] ⑴ 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⑵ 亲戚或亲族间辈分相同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⑶ 称同辈比自己年纪小的男性⑷ 学生对老师自称或别人指称⑸ 古同“第”,次序。⑹ 古同“第”,但。㈡ [tì] ⑴ tì ㄊㄧˋ 古同“悌”,孝悌。㈢ [tuí] ⑴ tuí ㄊㄨㄟˊ 〔~靡〕颓唐;柔顺。
卷别卷五下反切特計切頁碼第176頁,第2字續丁孫
韋束之次弟也。从古字之象。凡弟之屬皆从弟。
異體𠂙
古文弟从古文韋省,丿聲。
附注段玉裁注:「以韋束物,如輈五束、衡三束之類。束之不一,則有次弟也。引申之為凡次弟之弟,為兄弟之弟,為豈弟之弟。」朱芳圃《殷周文字釋叢》:「弟象繩索束弋之形。繩之束弋,展轉圍繞,勢如螺旋,而次弟之義生焉。」
卷别卷十反切笛計反頁碼第436頁,第2行,第1字述
韋束之次第也。從古字之象。凡弟之屬,皆從弟。
鍇注臣鍇曰:「積之而順,不相戾者莫近於韋,故取名於韋束之次弟。」
反切………頁碼第436頁,第4行,第1字述
古文弟從古文韋省,丿聲。
鍇注臣鍇曰:「丿音曳。」
卷别卷五下反切特計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943頁,第1字許惟賢第416頁,第5字
韋束之次弟也。
段注以韋束物。如輈五束,衡三束之類。束之不一則有次弟也。引伸之爲凡次弟之弟,爲兄弟之弟,爲豈弟之弟。《詩正義》引《說文》有第字。
从古文之象。
段注文各本作字。今正。《說文》小篆有从古文之像似者凡三。曰弟,曰革,曰民。皆各像其古文爲之。特計切。十五部。
凡弟之屬皆从弟。
古文弟。从古文韋省。
段注古文韋見《韋部》。
丿聲。
段注丿,右戾也。房密、匹蔑二切。
與剃音近。「豈弟」訓樂易,易、弟音近。
弟,用牛皮缠绕的次序。篆文采用古文字形。所有与弟相关的字,都采用“弟”作边旁。
甲骨文、金文像繩索束弋之形,當中豎筆,像弋之形。繩之束弋,輾轉圍繞,盤旋而上,自有次第、順序之義。戰國楚簡與篆文最為形似,篆文隸變作「弟」。《說文》:「弟,韋束之次弟也。从古文之象。,古文弟,从古文韋省,丿聲。」又「韋,獸皮之韋。」以為六書屬於從韋、丿聲之形聲。韋,即圍,纏繞之義,會合次第、順序之義,「弟」當從弋、從己,正像纏繞之繩索,像繩索輾轉纏繞於物品之上,後引申為「兄弟」之「弟」,轉注為從竹、弟聲的「第」字,保留其本義,本義為次第。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349頁,第6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448頁,第4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351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221頁,第9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218頁,第17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766頁,第2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338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2956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121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38頁,第1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220頁,第7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1764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5672頁【補遺】第16837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311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459頁【崇文】第1833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691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477頁,第1字 |
18 | 章授筆記 | 第232頁,第9字 |
19 | 古字詁林 | 第五冊,第710頁,第1字 |
20 | 古字釋要 | 第553頁,第5字 |
英语:young brother; junior; i, me
法语:frère cadet, petit frère
商 甲骨文 𠂤组
商 甲骨文 妇女卜辞
商 甲骨文 宾组
商 甲骨文 无名组
商 甲骨文 组类不明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或春秋早期
春秋 金文 春秋中期或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春秋 玉书 侯马盟书
楚〔战国〕 简 包山
楚〔战国〕 简 信阳
楚〔战国〕 简 郭店
楚〔战国〕 简 新蔡葛陵
秦 简 睡虎地
秦 简 岳麓书院
秦 简 关沮
汉 简 张家山
汉 石经 熹平石经
东汉 传抄 说文解字
魏 传抄 三体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弟,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序号0854,多音字,拼音是(dì、tì 或 tuí),弓部,共7画,象形字,独体字,五行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