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咬,啃。《説文•齒部》:“齧,噬也。”
②缺口。《淮南子•人間》:“夫牆之壞也於隙,劍之折必有齧。”
③侵蚀。《戰國策•魏策二》:“昔王季歷葬於楚山之尾,灓水齧其墓。”
④草名。蓬草的一种。《爾雅•釋草》:“齧,彫蓬;薦,黍蓬。”
⑤野菜名。苦堇。《爾雅•釋草》:“齧,苦堇。”
⑥姓。《廣韻•屑韻》:“齧,姓。《莊子》有齧缺。”
動
1.會意。從齒,㓞聲。本義為刻畫,疑有表義作用。
2.同本義。
gnaw;
齧,噬也。 —— 《說文》。字亦作齧。鳥曰啄,獸曰囓。武臥齧雪。 —— 《漢書·李廣蘇建傳》衆蛇競來,齧索且斷。 —— 《後漢書·費長房傳》勩感涕,因齧指流血。 —— 《新唐書·李勩傳》以齧人,無御之者。 —— 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齧指(咬指頭。形容極爲痛心);齧咬(啃咬。比喻折磨);齧啃(啃咬);齧齒(咬牙切齒);齧噬(咬嚼);齧心(比喻痛苦至極);齧雪吞氈(比喻爲堅持氣節而過艱苦的生活);齧臂(咬臂出血;以示誠信和堅決)
3.侵蝕。
erode;
水皆齧石出。 —— 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漢水齧古根。 —— 李白《金陵白下亭留別》
动
1.啃、咬。
《汉书•卷五四•苏建传》:“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唐•杜甫〈哀江头〉诗:“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2.侵蚀。
《战国策•魏策二》:“昔王季历葬于楚山之尾,恋水啮其墓。”宋•陆游〈秋日出游戏作〉诗二首之二:“薄云韬日未成雨,野水啮沙争赴溪。”
名
1.缺口。
《淮南子•人间》:“夫墙之坏也于隙,剑之折必有啮。”
2.姓。如唐尧时代有贤人啮缺。
1.咬;啃。
虫咬鼠啮、啮食。
2.姓。
卷别 :正文・亥集下 部首:齒部
武英殿刻本: 第3675頁,第8字
同文書局本: 第1534頁,第4字
標點整理本: 第1536頁,第32字
音《唐韻》:五結切;《集韻》、《韻會》:倪結切;《正韻》:魚列切,𡘋音臬。《說文》:噬也。《禮・曲禮》:⽏齧骨。
义又,地名。《史記・河渠書》:齧桑浮兮淮泗滿。【註】齧桑,地名。
义又,齧齒,鳥名。《爾雅・釋鳥》:齧齒,艾。
义又,獸名,齧鐵。見《神異經》。
义又,蟲名,齧桑。《爾雅・釋蟲》:蠰,齧桑。【疏】蠰,一名齧桑,江東呼爲齧髪。
义又,草名。《爾雅・釋草》:齧,苦堇。【註】苦堇,今堇葵也。【又】齧,彫蓬。【疏】蓬蒿也,草之不理者也。
义又,姓。《莊子・齊物論》:齧缺問於王倪。
〔齧〕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下,康熙部首是齒部。
〔齧〕字拼音是niè,上下结构,可拆字为㓞、齒。
〔齧〕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niè] ⑴ 咬,啃。《説文•齒部》:“齧,噬也。”⑵ 缺口。《淮南子•人間》:“夫牆之壞也於隙,劍之折必有齧。”⑶ 侵蚀。《戰國策•魏策二》:“昔王季歷葬於楚山之尾,灓水齧其墓。”⑷ 草名。蓬草的一种。《爾雅•釋草》:“齧,彫蓬;薦,黍蓬。”⑸ 野菜名。苦堇。《爾雅•釋草》:“齧,苦堇。”⑹ 姓。《廣韻•屑韻》:“齧,姓。《莊子》有齧缺。”
卷别卷二下反切五結切頁碼第59頁,第20字續丁孫
噬也。从齒㓞聲。
卷别卷四反切語挈反頁碼第171頁,第2行,第2字述
噬也。從齒㓞聲。
卷别卷二下反切五結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318頁,第6字許惟賢第143頁,第2字
噬也。
段注《口部》曰:噬,啗也。《釋名》曰:鳥曰啄。獸曰齧。齧,𪚊也。所臨則秃𪚊也。
从齒。㓞聲。
段注五結切。十五部。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116頁,第2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70頁,第10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140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81頁,第15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77頁,第13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265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458頁,第3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1131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400頁,第5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47頁,第24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82頁,第6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617頁,第3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2689頁【補遺】第16388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639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72頁【崇文】第685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233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二冊,第570頁,第4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222頁,第6字 |
英语:bite, gnaw; wear down, erode
德语:abnagen, nagen , Nie (Eig, Fam)
秦 简 睡虎地
汉 简 张家山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齧,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Unihan编码U+9F67,拼音是(niè),齒部,共21画,上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