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底部有许多透蒸气的孔格,置于鬲上蒸煮,如同现代的蒸锅。~尘釜鱼。
②〔~子〕现在蒸饭用的木制桶状物,有屉而无底。
③蒸馏或使物体分解用的器皿。曲颈~。
名词
1.形声。从瓦,曾声。从瓦,表示是陶制品。本义:古代炊具,底部有许多透蒸汽的小孔,放在鬲上蒸煮 [食物]。
2.同本义。
an ancient earthen utensil for steaming rice;
甑,甗也。 —— 《说文》甑,自关而东谓之甗,或谓之甑。 —— 《方言》五许子以釜甄爨,以铁耕乎? —— 《孟子·滕文公上》荷甑堕地,不顾而去。 —— 《后汉书·孟敏传》朝甑米空烹芋粥,夜缸油尽点松明。 —— 宋· 陆游《杂题六首》
3.蒸米饭的用具,略像木桶,有屉子而无底,亦作“甑子” 。
rice steamer;
他到灶屋抓了一把甑边饭。
4.蒸馏或使物体分解用的器皿 。
an utensil for distilling water, etc.;
曲颈甑。
名
◎古代蒸煮食物的瓦器,底部有许多小孔,放在鬲上,有如现代的蒸笼。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
1.古代的陶制炊具,底部有透气的小孔,放在鬲上蒸食物。
釜甑、甑箅。
2.一种木制桶状炊具。有屉无底,放在锅上用来蒸制米饭等。
饭甑、甑子。
3.用于蒸馏或使物体分解的器皿。
曲颈甑、蒸馏甑。
卷别 :正文・午集上 部首:瓦部
武英殿刻本: 第1796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752頁,第11字
標點整理本: 第705頁,第4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子孕切,增去聲。《說文》:甗也。《廣韻》:《古史考》曰:黃帝始作甑。《韻會》:𩰿屬也。甗無底曰䰝。《周禮・冬官・考工記・陶人》:甑實二鬴,厚半寸。【註】量六斗四升曰鬴。《史記・項羽紀》:皆乗船,破釜甑,燒廬舍。
义又,攀倒甑,草名。《本草綱目》:生郊野,葉如薄荷,治風熱,遇煩渴狂躁諸症,擣汁服,效。
音又,《集韻》:慈陵切,音繒 —— 炊器。
〔甑〕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上,康熙部首是瓦部。
〔甑〕字拼音是zè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曾、瓦,五行属金。
〔甑〕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瓦,曾声。从瓦,表示是陶制品。本义是古代炊具,底部有许多透蒸汽的小孔,放在鬲上蒸煮 ([En.] 食物)。
〔甑〕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èng] ⑴ 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底部有许多透蒸气的孔格,置于鬲上蒸煮,如同现代的蒸锅⑵ 〔~子〕现在蒸饭用的木制桶状物,有屉而无底。⑶ 蒸馏或使物体分解用的器皿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子孕切頁碼第426頁,第14字續丁孫
甗也。从瓦曾聲。
籒文甑从𩰲。
卷别卷二十四反切子孕反頁碼第1017頁,第3行,第1字述
甗也。從瓦曾聲。
反切………頁碼第1017頁,第3行,第2字述
籒文甑從𩰲。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子孕切古音第六部頁碼第2551頁,第1字許惟賢第1108頁,第4字
甗也。
段注《考工記》。陶人爲甑。實二鬴。厚半寸。脣寸。七穿。按甑所以炊烝米爲飯者。其底七穿。故必以箅蔽甑底。而加米於上。而𩝃之,而𩞷之。
从瓦。曾聲。
段注子孕切。六部。
籒文甑。从䰜。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844頁,第4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081頁,第2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807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564頁,第1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506頁,第5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869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3140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6283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701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336頁,第10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540頁,第13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4452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2474頁【補遺】第17885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77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110頁【崇文】第4437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840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九冊,第1039頁,第3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1183頁,第1字 |
英语:boiler for steaming rice, pot
德语:großer Kessel, Kessel (S)
法语:marmite en terre pour cuire le riz
汉 简 张家山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甑,通用规范汉字,二级汉字,序号6169,拼音是(zèng),瓦部,共16画,形声字,左右结构,五行属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