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 笔的意思




    拼音:bi 声调:bǐ 怎么读笔朗读
    总笔画:10 画 部首:⺮ 部
    部外笔画:6 画 结构:上下结构
    五行:木 造字法:会意字
    五笔:TTFN 86 、 TEB 98 仓颉:HHQU
    郑码:MMH 四角:88714
    中文电码:4581 区位码:1742 统一码:6
    笔顺:[3143143115] 撇、横、点、撇、横、点、撇、横、横、竖弯钩

    笔的笔顺写法分步演示


    基本解释


    写字、画图的工具。毛~。钢~。铅~。~架。~胆。

    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画。~顺。~形。~道。

    用笔写,写作的。~者。代~。~耕。~谈。~误。~译。~战。~名。

    写字、画画、作文的技巧或特色。~体。~法。~力。文~。工~。曲~。伏~。

    像笔一样直。~直。~挺。~陡。

    量词,指钱款。一~钱。

    指散文:“谢玄晖善为诗,任彦升工于~”。随~。

    详细解释


    名词

    1.会意。从竹,从聿。“”( yù ),是“”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

    2.同本义。

    pen;

    筆,秦谓之筆。从聿从竹。 —— 《说文》。按,此 秦制字。 秦以竹为之,加竹。史载笔,士载言。 —— 《礼记·曲礼》不能竟书而搁笔。 —— 清· 林觉民《与妻书》

    毛笔;钢笔;圆珠笔;笔削(修改文章);笔帕之敬(雅洁的礼品);笔楮难穷(文字难以充分表达。楮:纸的代称)

    3.指字画诗文等以笔书写绘制而成的作品 。

    words; writing;

    笔圣(超绝凡常的书法家);笔精(指文章精妙)

    4.散文,相对诗而言 。

    prose;

    笔文(书面文辞);笔述(文字记述)

    5.笔迹。指组成汉字的点、横、直、钩、撇、捺等而言。亦指字迹 。

    stroke; touch;

    ”字有四笔;笔形(笔画的形状);笔脚(字迹;笔迹)

    6.笔法。曲笔,伏笔。

    technique of writing calligraphy or drawing;

    以细笔钩勒形廓者也。 —— 蔡元培《图画》

    动词

    书写;记载 write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史记·孔子世家》 又

    代笔;笔资(笔头上的功夫);笔吏(专门抄写文字的小吏)

    量词

    用于款项、书画的量,

    一笔款;三笔账;写得一笔好字。

    笔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01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879頁,第8

    標點整理本: 第839頁,第5

    集韻》與筆同。詳筆字註。

    注解

    〔笔〕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笔〕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毛,五行属

    〔笔〕字造字法是会意。从竹,从聿。“聿”( yù ),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是毛笔。

    〔笔〕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ǐ] ⑴ 写字、画图的工具⑵ 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⑶ 用笔写,写作的⑷ 写字、画画、作文的技巧或特色⑸ 像笔一样直⑹ 量词,指钱款⑺ 指散文:“谢玄晖善为诗,任彦升工于~”。随~。

    笔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三下反切鄙密切頁碼91頁,第13

    筆秦謂之筆。从聿从竹。

    鉉注徐鍇曰:「筆尙便疌,故从聿。」

    附注王筠釋例:「《聿部》收『筆』字,與『其』字在《箕部》正同,蓋皆一字也……不以筆為聿之重文者,以音辨之也。經典讀其如姬、如記者多有,而聿、筆異讀,故聿下云:『楚謂之聿,吳謂之不律,燕謂之弗。』筆下云:『秦謂之筆。』其詞相連而及,以見其為一物,而以『謂之』別其為不同音也。」朱駿聲《通訓定聲》:「秦以竹為之,加竹。」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六反切𥓓乙反頁碼249頁,第7行,第1

    筆秦謂之筆,從聿、竹。

    鍇注臣鍇曰:「會意。」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三下反切鄙密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467頁,第1許惟賢210頁,第3

    筆秦謂之筆。从聿竹。

    段注鄙密切。古音在十五部。

    白话解释

    笔,秦国称之为“笔”。字形采用“聿、竹”会义。

    字形解说

    甲骨文之形,像右手拿筆的樣子。由於「」義為右手,有獨立的形、音、義,屬象形,而只像開叉的筆形,沒獨立的形、音、義,只是個不成文的實象,所以當二者相合成,應屬合體象形。金文三例,承自甲文之形,僅第二例改以左手拿筆,不影響其音、義。聿在古籍中多被借為語詞,於是就增「竹」為形,以示質料為竹,成了從竹、聿聲的「筆」字。由於原本表義的「聿」字轉為筆字的聲符,而增「竹」為形,只是表示其質料而已。因此,聿聲在此既表聲又示義。隸書、楷書之形,沿自篆文之以定體。篆文以下諸形,都由竹加兼義的聿聲而成,所以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筆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82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253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200頁
    4說文校箋第123頁,第10字
    5說文考正第117頁,第8字
    6說文今釋第417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712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1671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607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74頁,第2字
    11標注說文第123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911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3519頁【補遺】第16523頁
    14通訓定聲第2510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250頁【崇文】第997頁
    16說文句讀第354頁
    17說文新證第218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三冊,第502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317頁,第3字

    笔字的翻译


    英语:writing brush; write; stroke

    德语:Feder, Stift (S)

    法语:stylo, crayon, pinceau, écrire ou composer, traits composant les caractères chinois, (classificateur des sommes d'argent et des affaires financières)​

    笔的字源字形


    笔(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笔(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