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别 :正文・亥集下 部首:齒部
武英殿刻本: 第3673頁,第1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533頁,第11字
標點整理本: 第1536頁,第2字
音《集韻》:丘加切,音愘。《廣韻》:齧也。《字林》:大齧也。《六書故》:骨著齒閒不去也。柳宗元〈解祟賦〉:獨淒巳㊟〔*〕而燠物,愈騰沸而骹䶗。
音又,丘駕切,音䯊。又,口下切,音跒 —— 義𡘋同。
音又,《集韻》、《類篇》𡘋口箇切,音珂 —— 䶗𪘐,齒貌。
〔䶗〕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下,康熙部首是齒部。
〔䶗〕字是多音字,拼音是qiā、qiǎ、kè,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齒、可。
〔䶗〕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iā] ⑴ 啃咬。㈡ [qiǎ] ⑴ 骨屑夾在齒縫中。㈢ [kè] ⑴ 齒貌。⑵ 同“嗑”。
英语:to bite; use all the strength to bite; to gnaw, bones squeeze between teeth (could not be picked out)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Unihan编码U+4D97,多音字,拼音是(qiā、qiǎ 或 kè),齒部,共20画,左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