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排除阻塞物,疏通水道:“禹~江疏河”。
②堤岸被水冲开。~口。溃~。
③断定,拿定主意。~定。~断。~计。~然。~胜。~议。犹豫不~。
④一定(用在否定词前)~不后退。
⑤决定最后胜败。~赛。~战。
⑥执行死刑。处~。枪~。
动词
1.形声。从水,夬( guài )声。本义:疏通水道,使水流出去。
2.同本义。
dig; dredge;
自河决瓠子后,二十余岁,岁因以数不登。 —— 《史记·河渠书》大决所犯,伤人必多。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决,行流也。 —— 《说文》人导之而行曰决,水不循道而自行亦曰决。 —— 《说文通训定声》予决九川,距四海。 —— 《书·益稷》决之东方而东流。 —— 《孟子》治水有决河深川。 —— 《汉书·沟洫志》决水而灌之。 —— 《韩非子·初见秦》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 —— 《史记·秦始皇纪赞》鲧禹决渎。 —— 《韩非子·五蠹》决渎于殷周之世。买庸而决窦。
决江(掘开江边堤岸放水);决汩(疏通,疏导。开凿水流,使能通畅);决子军(古代挖坑道、地道的工兵);决泄(除去壅塞,排除积水)
3.大水冲破堤岸或溢出。
burst; be breached;
则决雎澨。 —— 《左传·成公十五年》孝文时, 河决酸枣,东溃金堤。 —— 《史记·河渠书》河水决 濮阳,泛十六郡。 —— 《汉书·武帝纪》贲星坠而勃海决。 —— 《淮南子·天文》。注:“溢也。”黄河西来决仑。 —— 李白《公无渡河》
决水(河水决口);决溢,决泆(河堤溃破、水流泛滥);决溃(堤防被水冲破)
4.断裂,折断。
break;
决指而身死。 —— 《淮南子·说山》。注:“伤也。”濡肉齿决。 —— 《礼记·曲礼》。注:“犹断也。”
决眥(眼眶裂开;张眼瞪视);决羽(折断羽翼);决坼(裂开,张开);决浮云(截断浮云,形容剑的威力)
5.离别,同“诀”。
leave;
与我决于传舍中。 —— 《史记·外戚世家》。索隐:“别也。”与武决去。 —— 《汉书·李广苏建传》与侯生决。 —— 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决去(辞别离去);决别(诀别);决舍(弃舍,离弃)
6.决断,决定。
decide;
是天下之大决也。 —— 《荀子·仲尼》。注:“谓决断之大也。”孔子不能决也。 —— 《列子·汤问》吾计已决矣。 —— 汉· 刘向《列女传》吾计决矣。 —— 《资治通鉴》决人死生。 —— 清· 刘开《问说》
决平(公平决断讼狱);决正(认为正确而依从);决市(决定行市);决志(拿定主意);决制(控制)
7.判决。
judge;
审决狱。 —— 《淮南子·时则》不敢专决。 —— 清· 方苞《狱中杂记》一二人立决。中有立决者。法应立决。
决狱(审理判决案件);决囚(判决死刑);决杖(处以杖刑);决配(判处流放);决滞(判决积压的案件);决宪(作出惩处的决定;定罪);决知(审知辨识);决理(审理判决)
8.处死犯人。
put to death; execute sb.;
每岁大决。 —— 方苞《狱中杂记》
决不待时(处决重刑犯不必等到秋后就可以执行死刑);决囚(执行死刑);决刑(执行死刑);决期(处决死囚的日期)
9.较量,分胜负。
contest;
办之者诚决。 —— 《资治通鉴》与孟德决之。
决胜;决斗。
10.毁坏,破坏 。
damage;
决张(劈开帐幕);决撒(败露;坏事)
11.选,挑,同“抉” 。
select;
决剔(挑剔);决善(即择善而从);决机(依据时机采取适宜决策)
12.责打 。
whip;
决放(杖责后释放);决尸(鞭打尸体);决杀(打杀);决责(杖责);决罚(杖责的刑罚)
13.溃破 。
fester;
决疣溃痈(脓疮溃破);决溃(溃烂流脓)
14.竭,尽 。
exhaust;
决力(竭力);决命(拼死尽力);决竭(干涸)
副词
1.一定,必定。
certainly;
决负约。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不敢也决矣。 —— 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事有决无可疑者。 —— [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决非天运。
决然(一定)
2.无论如何 。
for worlds;
我决不会妨碍他。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冫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3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131頁,第29字
標點整理本: 第58頁,第29字
义《玉篇》:俗決字。
〔决〕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冫部。
〔决〕字拼音是jué,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冫、夬,五行属火。
〔决〕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水,夬( guài )声。本义是疏通水道,使水流出去。
〔决〕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ué] ⑴ 排除阻塞物,疏通水道:“禹~江疏河”。⑵ 堤岸被水冲开⑶ 断定,拿定主意⑷ 一定(用在否定词前)⑸ 决定最后胜败⑹ 执行死刑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古穴切頁碼第370頁,第14字續丁孫
異體決
行流也。从水从叏。廬江有決水,出於大別山。
附注按:古籍中多作「決」,今「决」字通行。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鵙穴反頁碼第907頁,第1行,第2字述
行流也。從水夬聲。廬江有決水,出大別山。
鍇注臣鍇按:《漢書》:「決水,廬江雩婁縣。」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古穴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218頁,第1字許惟賢第965頁,第5字
下流也。
段注各本作行流。《眾經音義》三引皆作下流。下讀自上下下之下。胡駕切。決水之義引伸爲決𣃔。
从水。夬聲。
段注古穴切。《眾經音義》三引《說文》胡玦切。十五部。
廬江有決水。出大別山。
段注《地理志》。廬江郡雩婁。決水,北至蓼入淮。又有灌水,亦北至蓼入決。《水經注》。決水,自安豐縣故城西北。逕蓼縣故城東。又西北,灌水注之。又北入於淮。決水卽今史河。詳灌字下。按《漢志》六安國安豐縣下曰:《禹貢》大別在西南。許云決水出大別山。卽安豐之大別山也。漢安豐今爲固始及霍丘。
決斷當作夬。
與潰聲誼相同。決从夬聲、潰从貴聲,夬、貴音同。決斷當作夬字,夬,決也。離别曰訣别,訣《說文》無,亦當作夬。
下流也。決斷=夬斷。
決斷字當作夬【快】,訣别=夬。
决,在洪汛期打开水坝,让洪水畅通。字形采用“水、夬”会义。庐江有決水河,源出于大別山。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篆文的形構皆作從水、夬聲。從水,表示與水相關;夬聲,表示音讀。隸變作、,楷定作決。在六書中屬於形聲。規範字作「决」。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732頁,第13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935頁,第3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705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482頁,第8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442頁,第1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614頁,第4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2739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5474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361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291頁,第25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466頁,第13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3909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1001頁【補遺】第17670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649頁,第4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969頁【崇文】第3873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576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459頁,第2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九冊,第149頁,第1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1029頁,第3字 |
英语:decide, determine, judge
德语:an jemandem die Todesstrafe vollstrecken (S), Bresche, Einbruchstelle (S), bestimmen, beenden (V), entscheiden, befinden (V)
法语:absolument, décider, déterminer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决,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序号0523,拼音是(jué),冫部,共6画,会意字,左右结构,五行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