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 楂的意思




    拼音:cha 声调:zhā,chá 怎么读楂朗读
    总笔画:13 画 部首:木 部
    部外笔画:9 画 结构:左右结构
    五行:木 造字法:形声字
    五笔:SSJG 仓颉:DDAM
    郑码:FFKA 四角:44916
    中文电码:8576 区位码:7311 统一码:9
    笔顺:[1234123425111] 横、竖、撇、点、横、竖、撇、捺、竖、横折、横、横、横

    楂的笔顺写法分步演示


    基本解释


    zhā ㄓㄚˉ 〔山~〕a.落叶乔木,果实球形,红色有白点,味酸,可食;b.这种植物的果实。亦作“山查”。

    同“”。

    水中木筏:“穷岸有盘~”。

    详细解释


    名词

    1.果木名 hawthorn; may tree,指蔷薇科山楂、野山楂一类的植物。果实红色、味酸,可食,也可入药。

    云山得伴松桧老,霜雪自困楂梨粗。 —— 宋· 苏轼《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

    2.另见 chá。

    名词

    1.水中木筏。

    wood raft;

    穷岸有盘楂。 —— 何逊《度连圻》

    2.同“”。

    stubble;

    3.另见 zhā。

    参见“山楂”条。

    1.木筏。

    《集韵•平声•麻韵》:“楂,水中浮木。”唐•贯休〈寄李道士〉诗:“长啸仙钟外,眠楂海月边。”

    2.砍伐后所留的树桩。

    元•司农司《农桑辑要•卷三•接废树》:“掘去中间正根,将周围根楂,细锯子截成砧盘。”

    1.参见【山楂】。

    2.姓。

    〈书〉木制的筏子。

    长啸仙钟外,眠楂海月边(唐‧贯休〈寄李道士诗〉)。

    楂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284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538頁,第12

    標點整理本: 第484頁,第5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鋤加切 —— 同「查」。詳查、槎註。

    又,楂楂,鵲聲。韓愈〈雜〉詩:鵲鳴聲楂楂。

    又,果名,與柤同。柳宗元〈贈劉禹錫張署〉詩:傖父饋酸楂。

    又,《韻會》引歐陽氏曰:張騫乗槎,乃此楂字。亦通作查。

    注解

    〔楂〕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楂〕字是多音字,拼音是zhā、chá,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查,五行属

    〔楂〕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ā] ⑴ zhā ㄓㄚˉ 〔山~〕a.落叶乔木,果实球形,红色有白点,味酸,可食;b.这种植物的果实。亦作“山查”。 [chá] ⑴ 同“茬”。⑵ 水中木筏:“穷岸有盘~”。

    楂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上反切側加切頁碼179頁,第5

    樝果似棃而酢。从木虘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一反切側巴反頁碼442頁,第4行,第1

    樝果似棃而酢。從木虘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上反切側加切古音第五部頁碼952頁,第1許惟賢420頁,第5

    樝樝果佀棃而酢。

    段注《内則》柤棃注曰:柤,棃之不臧者。《爾雅》郭注,《山海經》郭傳皆云:樝似棃而酢濇。按卽今棃之肉粗味酸者也。張揖注《子虛賦》云:樝似棃而甘。乃以同類而互易其名耳。陶隱居譏鄭公不識樝。恐誤。

    从木。虘聲。

    段注側加切。古音在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山樝」與「樝」不同,唯酢相似,故必加「山」字。

    「山查」之正字。

    樝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54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454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356頁
    4說文校箋第223頁,第5字
    5說文考正第221頁,第5字
    6說文今釋第772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1348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297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128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139頁,第5字
    11標注說文第222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1777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5711頁【補遺】第16843頁
    14通訓定聲第1739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462頁【崇文】第1845頁
    16說文句讀第698頁
    17章授筆記第235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五冊,第734頁,第4字
    19古字釋要第557頁,第2字

    楂字的翻译


    英语:a raft, to hew, to fell trees

    德语:Hagedorn, Weißdorn (S)

    法语:azerolier, cheveux ou barbe courts ou raides, barbe de trois jours

    楂的字源字形


    楂(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楂(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楂(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楂(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楂(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楂,通用规范汉字,二级汉字,序号5394,多音字,拼音是(zhā 或 chá),木部,共13画,形声字,左右结构,五行属木。

按首字母搜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笔画数搜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3 44 46 48 52 64
大家正在查
爧的意思
𩷵的意思
芷的意思
裴的意思
蠩的意思
𪋻的意思
䌤的意思
舳的意思
𧺅的意思
蹠的意思
皸的意思
尊的意思
膣的意思
運的意思
㿘的意思
鱡的意思
𨟾的意思
躧的意思
迍的意思
鼜的意思
㢧的意思
㯥的意思
秼的意思
𨢮的意思
𫕝的意思
𡀿的意思
隻的意思
𩯺的意思
糙的意思
騵的意思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